征討南詔---守橋背水戰4 (第1/2頁)
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來二將將柴草及硫磺焰硝引火之物堆積於樟樹林中,待南詔兵馬疾行而過時,點火引燃,一時之間,火仗風勢,風助火威,燒得南詔兵馬,哭爹喊娘,焦頭爛額,兩將率馬兵趕殺敗逃軍士,直到曙光乍現之時,鄭回率大隊南詔兵馬到來,二將謹記柏書記的叮囑,不與之交戰,趕緊引眾馬兵速回斜月橋。
柏水岫見二將回到橋東,頓時鬆了一口氣,令二將留下引火之物,速速支援上游的彭衍剛,柏水岫還切切叮囑,一定要迂迴至南詔軍後陣,才得進攻,因為唐軍漸少,兵馬捉襟見肘,一兵一卒都彌足珍貴,不要硬拚,儘量智取,二將點頭稱是。
擊敗上游南詔武將渚千里的奔襲之兵後,渾瑊立刻率五百兵卒前進至元謀,防止敵人再次利用浮橋,其餘兵卒由顏季明與彭衍剛率領急奔回斜月橋。
南詔戍衛大將封羅皓與軍使副樞密使鄭回接應了前鋒敗兵,鄭回大驚失色,心中疑問:到底是誰人識破我的玄機,我急於求勝,輕敵大意,疏忽佈置探馬以探聽前方虛實,實乃失策,雖然我軍僅損失不到一千兵馬,但銳氣已衰,唐軍在潰敗之中仍能設伏反擊,其中必有能人。
由於前路受敵火攻而阻斷去路,於是封羅皓與鄭回商議,退出樟樹林改道而行,雖要多費時間繞路,說不得也只能如此了。
全軍退出樟樹林,繞路向武定方向急進,到時向西再兜回來一圈,還是能將唐軍包抄聚殲
林豫在陽褒館之東尋得副帥李暉之後,率領僅剩的八百餘人馬不停蹄的東進,在藏傍館追上郝承麟、範克戎,經過一夜折騰,所有兵將都人困馬乏,不過合兵之後,兵馬尚有四千餘人,人馬漸多,李暉心中稍定,不過林墨悔及張通安等諸將皆不知所蹤,李暉也不找、不尋、不等,嚴令各部往東疾行。
李暉為人雖然卑鄙自私,但畢竟是一久經戰陣的百戰宿將,他知道原先預定突圍的途徑一定已不可再走,斜月石橋必成陷阱死路,於是派出哨探向龍川江沿岸偵查,探子查明上游元謀已有浮橋數座,已有南詔兵馬正在渡江,斜月石橋有大批南詔吐蕃兵馬正在聚集,無法詳查,故人數不知,而下游路賧有南詔軍把守,不可透過。
李暉暗想:我軍嚴令突圍時,有數個緊要關口必須死守,這斜月石橋就是一個,吐蕃、南詔大軍雲集在斜月橋,必定因為有唐軍據住石橋,我等可趁此股唐軍吸引住敵軍之絕好機會由他處過江,過橋後直驅大唐,如此一來必可逃出生天。
計較已定,李暉令全軍自上游元謀浮橋過江,若遇南詔軍據住浮橋,則全軍衝鋒,務必要殺出一條血路過江,否則全軍危矣。
唐軍由林豫作為先鋒,李暉居中,郝承麟與範克戎斷後,全軍急奔至浮橋處,卻見到浮橋東岸渾瑊與渚千里正在大戰,原來渚千里死據住橋頭,渾瑊率馬兵五百疾馳至浮橋處,兩軍正在作奪橋之戰。
“真是天助我也!?李暉心中暗想。
於是下令全軍迅速過橋之後,猛進突擊,要從南詔大將渚千里背後插上一刀。
渚千里敗於奔襲的路上,收攏了些敗兵,剛回到浮橋,沒想到渾瑊又率兵來奪橋,南詔兵士均無鬥志,靠著人多才勉力支撐,此時突見橋西又有唐兵出現,頓時魂飛魄散,自相擾亂,渚千里見頹勢已無法挽回,隨即率領兵卒火速撤離浮橋,向北遁逃。
李暉馬上指揮全軍過橋,渾瑊見李暉已經安全無虞,欲派信差火速至斜月橋報信,李暉急忙阻止,等待全軍均過橋之後,才準派人報信。
李暉不準渾瑊歸建,擔心兵力不足,又愛其年少勇猛,渾瑊力爭數次,皆被飭回,李暉為擔心若令渾瑊斷後,則他可能又折返回去斜月橋相助夏雨青,故任命林豫部將羅問天為先鋒,林豫率渾瑊及周祐為中軍護衛,將渾瑊夾在中間,以防他不聽號令,郝承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