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追踵神農1 (第1/2頁)
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噫籲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李白這闋〈蜀道難〉,生動且浪漫地描繪了由秦入蜀之途的磅礡氣勢。
而在此詩出世之前一百餘年,如今,李藥師正率八百官兵,行在這崢嶸崎嶇的蜀道之上。
詩仙感嘆: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李藥師雖不曾讀過青蓮居士的曠世傑作,然而當他身處天梯石棧之上,舉頭仰望夜空之時,出現在他眼前的繁星,真真就如近在區區舉臂之遙!
這段時日,李藥師已經不只一回仰觀天象。
近來的星文,頗讓他有喘不過氣之感。
當然,那星文是在長春宮附近觀測到的。
此時來至山巔,是否會不一樣?他明知不會,但原本仍存有一絲僥倖。
如今一觀,唉??果然一般無二。
這正是他在與李世民分手之前,想說而沒有說出口的心事。
可是分手之前,李世民似乎也有想說而沒有說出口的心事。
那是甚麼?他還不及思索,已有斥候來報軍情。
前方,有蠻族佈防。
由長春宮前往山南,得先穿越秦嶺,進入漢中。
當時穿越秦嶺的途徑有四,由西向東依次為“散關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
楚漢之際韓信曾在子午道上“明修棧道”,卻到散關道上“暗渡陳倉”。
散關道亦稱“陳倉道”。
四道中以子午道最為險峻,也最為快捷。
由關中乘快馬經此道入漢中,只須七天。
劉邦“鴻門宴”後倉促逃離,走的就是子午道。
諸葛亮北伐,魏延屢次提出“子午谷之計”,也著眼於子午道。
百餘年後紅塵飛騎為楊貴妃快遞荔枝,走的又是子午道。
李藥師增援硤州,自然選擇最為靠東且最為快捷的子午道。
此道出秦嶺後先到金州,也就是今日的陝西安康。
由此再往西南,可到李孝恭所在的信州,也就是今日的重慶奉節。
若往東南,則可到許紹所在的硤州,也就是今日的湖北宜昌。
然兩方向都須穿越大巴山,這帶山中蠻獠多而漢人少,將近一百年後,柳宗元〈與蕭翰林俛書〉中形容當地語言:“聲音特異,鴃舌啅噪??聞北人言,則啼呼走匿??”何況當年!
如今李藥師率八百元從,正行過子午道,往金州方向趕去。
此時獲報,前方有蠻族佈防,當即下令隱去火把,銜枚疾走。
但見山林前方閃出數十蠻兵,李藥師看時,卻並不是針對自己。
一時只聞羽箭迭聲而起,竟無一箭虛發,蠻兵應弦倒地。
李藥師正自喝采,卻在天光微曦、林霧迷濛之遙,隱隱望見一騎快馬,馬上身影靈巧,不是出塵是誰?
李藥師大喜,拍馬迎上前去,只見愛妻身邊,和璧、隨珠雙雙相隨,另有一名少年。
和璧隨出塵前來,原在李藥師意料之中。
但是隨珠,她若離開府中,兩個孩兒由誰關照?
出塵慧心,不待動問便即說道:“三嫂把兩個孩兒接過去了。”
李客師雖是李藥師之弟,但出塵比李客師夫婦年輕甚多,一向稱他們為三哥、三嫂。
李藥師只點點頭,當下也不及細問。
此時天色漸明,兩人領軍朝蠻兵來路追去,直追出山坡林區。
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