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第2/3頁)
一葉無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巧手,養蠶繅絲織布,樣樣全能。
也有路途遙遠或是其他因素沒去廟裡的,就在家裡擺個供桌,祭拜一下即使,不過供桌上必須有鮮花。
若是有那人家姐妹多的,就會舉行一些比賽,比如穿針一類的,並不算是很大型的節日。
在方氏的堅持下,古青婭和嚴青茶兩姐妹也小比了一把,沒有任何懸唸的,當然是古青婭贏了,獎品是一條繡花髮帶,很是精緻,可把嚴青茶羨慕的。
古青婭猜測這髮帶應該是方氏年輕時候的東西,也很意外她會給自己這樣的東西。若換做以前,自己和嚴青茶比賽贏了,她肯定隨意給自己點什麼,而不是這樣比較私人的物品。
私底下,古青婭問了古氏,古氏讓她收好就是,碰到節假日再戴,會顯得對老人家更重視。
七夕過後就是七月半,人們要更加地看重,而農忙也差不多在七月半前結束,所以隨便路過一家人門口,就能看到有人在疊紙錢,要不在做蓮花燈,也有做草鞋。
方氏更看重,特地拿了銀子給古氏,讓她去縣裡買紙,以及好一點的菜,準備七月半用。
蓮花燈古青婭和嚴青茶以前都疊過,所以很熟練了,不過紙錢的話,方氏卻堅持不讓小孩子動手,只讓她們在一旁打打下手。
七月半,祭祀祖先,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日,其中有一樣東西必須準備,那就是蒸。用泡好的糯米,用石磨磨成漿,加入梔子水調色後放到盤子裡上鍋蒸。
若是想吃鹹的,可以用剁碎的蘿蔔絲或是青菜放進去,加鹽調好味,蒸好後,也別有一番味道。
古青婭家有個石磨,每當年節的時候,都有不少人過來借,很是熱鬧,邊磨邊聊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中元節也不例外,一般來借的人,要不就是帶一籃子菜過來,或是蒸好了切一塊來,總之不會是白借的就是。
這個切成塊狀,用油小火煎得焦焦的,沾上醬油或是其他什麼醬,非常的好吃,古青婭每回都能吃好幾塊。
中元節前一天,會在大門後祭拜一下房主,若是家裡有小孩的,還要拜床母,再講究些的,豬圈牛棚那都會去祭拜。
方氏向來都是全祭拜的,所以食物要準備好多份,不過家裡人多,倒也不會吃不完。
向來,中元節這天中午都是在古青婭家吃的,嚴二叔和錢氏做了幾個菜提過來祭拜,然後兩家人一起吃頓飯。
不過還沒到七月半,嚴二叔就過來說,那幾天他們一家都不在村裡,要給嚴父點錢,讓他多準備兩個菜祭拜祖先。
嚴父拒絕了,且有些生氣,在他看來,七月半這樣的日子是很重要的,怎麼說不在家就不在家?而且一般人也很少選這個時間出遠門,所以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嚴二叔一家去錢家了。
方氏知道這事後也不生氣,又長長嘆了口氣,&ldo;不來就算了,不過多準備幾個菜是應該的。&rdo;
&ldo;娘,二弟他現在到底想做什麼?&rdo;嚴父覺得這個弟弟真是變得越來越陌生,還不如一個鄰居。
&ldo;你不用理他作甚,你顧好自家就是。&rdo;方氏顯然不想多說,兩個都是他身上掉下的肉,二兒子心大,不把她這個老孃放在眼裡,再說勸告的話有什麼用呢,不過是白費口水罷了。
嚴父搖搖頭,想想也是,顧好自家,嚴二叔當年在嚴爺爺過世變賣家產還債都能做出那樣的事來,他這樣的人,還會考慮親人的感受嗎,都鑽錢眼裡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