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第1/3頁)
一葉無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爹,娘,讓青禾跟我回去,等會他先帶一鍋稀粥過來,我怕劉叔他們都沒吃早飯。&rdo;看看割好的這些稻子,這是幾點就起來了啊!
古青婭一路趕著回去,跟方氏說了這事,方氏也感慨,&ldo;難得他們有這個心,你去買些肉再買兩條魚,有錢嗎?&rdo;
&ldo;奶奶,我娘給了,我先走了,鍋裡我燒著粥,等會青禾送去田裡,怕劉叔他們一家都沒吃飯。&rdo;
&ldo;你快去快回,我讓青茶去摘菜。&rdo;
一路往大榕村走,路上都沒什麼人,平時能看到許多孩子在路邊玩著鬧著,如今連個人影都瞧不見,地裡都忙著呢,這可是關乎全家人一年的口糧呢。
好在大榕村不小,該有的攤子都有,不用跑到縣城去,不過古青婭來得有點晚,攤子上已經沒多少東西了。
看了看,古青婭挑了兩截骨頭,又要了一邊的豬肺,肉的話,之前紀驍生送來的還有不少,用鹽醃著放在地窖裡,夠這兩天用的了。
完後古青婭又去買了條大草魚,兩塊嫩豆腐兩塊老豆腐,心裡估算了下菜式,差不多了就拎著往家裡趕。
到家裡的時候,嚴青禾已經去地裡了,嚴青茶在洗菜,古青婭忙著收拾了起來。
別看時間還早,但是不早點弄,等到飯點,可沒法趕上飯點了。
大鍋的飯菜古青婭幾乎沒什麼經驗,這個時候方氏的重要性就出來,指點了下,一切都很順利。
嚴父挑著稻子回來後,就順道把飯菜都挑過去,古青婭匆忙吃了點,把稻子攤開曬了,也趕去地裡。
太陽很大,天很熱,但是卻沒人敢期盼下雨,要是下了雨,稻子沒辦法去濕氣,就要發芽長黴,那損失老大了。
如此忙了兩天,古青婭家的稻子都收好了,劉家那邊才開始收自己家的稻子,他們種的可要多得多了。
嚴父和古氏商量了下,就古氏帶著古青婭和嚴青禾過去幫忙,他留下來整地,準備第二季的活。
投桃報李,都是這樣互相幫忙的,割稻子真的很辛苦,彎著腰,腳下踩的是涼的,背上被曬得熱烘烘的,兩個極端。
而稻子的葉子,還有田裡的雜草,都是非常割人的,即使包裝得再嚴實,也會被割到,留下一條條紅印子,更別說其他小動物了,螞蟻蝗蟲是最常見的,毛毛蟲等也不少。
有的時候還會被蛇給嚇到,若是碰到水蛭就更嚇人了,總之,這個活計一點都不輕鬆。
就是做慣了農活的人,這樣子一下來,也要脫一層皮,更不要說其他人,每天都是腰痠背痛的,沾床就睡,哪裡會想其他。
不過老天爺給力,這回幾乎所有人稻子都收回來晾過水汽,然後就下了場三天三夜的大雨,都讓人懷疑那河會不會淹了。
大雨過後,趁著雨水足,村民們又趕著將第二季的秧苗給播種下去,不過比起割稻子來,就輕鬆了不少。
…
第51章 七月半
此次收稻子後,古青婭與劉冰冰兩家的關係更好了,時常走動,那邊有多出什麼,就分一點過來,這邊弄到了什麼好東西,也會分一點過去,關係倒是愈發親密起來了。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真奇妙,親戚不見得好,近鄰也不一定好處,若都少幾分偏見,多一分真心,那又會怎樣呢?&rdo;
眨眼就過了七夕,因著這回七夕正好就卡農忙末尾,過的人家並不多。因為家裡有方氏在,她遣著嚴青茶去摘了些野花來,又要古青婭做了幾樣東西,找了幾樣果子,擺在香案上祭拜。
每個地方過七夕的風俗,三化縣普遍地是帶女兒上馬頭娘廟裡拜馬頭娘,祈求女兒會有一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