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雲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傳說張陵(即張道陵)由太上老君親授正一之道,道眾尊其為&ldo;正一天師&rdo;;其後,張陵的曾孫張盛移居龍虎山,創龍虎山天師府,世代承襲&ldo;正一天師&rdo;之位。不過,天師道自張陵之孫張魯(張盛據稱就是他的兒子)以後,就傳承不詳,兩晉南北朝與隋唐五代也都不見&ldo;正一天師&rdo;的活動。宋真宗崇道,召見了信州道士張正隨,他自稱是張道陵的二十四世孫。人們有理由懷疑正一道後來編寫的《漢天師世家》就是他假造的偽家譜。
真宗把信州貴溪(今屬江西)龍虎山真仙觀改為上清觀,張氏子孫繼承天師之位時,例由宋代皇帝賜號,所賜之號也只是&ldo;某某先生&rdo;,天師只在道門內使用,但天長日久,世人也稱其為天師,一般認為這才是龍虎山正一天師的真正開始。與其說真宗時期的正一天師道是新道派,還不如說它是老店新開。但到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時,理宗命他提舉龍虎山、閣皂山、茅山三山符籙,正義道已凌駕在靈寶派與上清派之上,儼然成為道教符籙派的領袖。
南宋初年,金軍南下,江南地區戰禍慘劇,生靈塗炭,群眾企盼能有神仙出現,解民於倒懸,救民於水火。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玉隆萬壽宮有個名叫何守證的道士,利用民眾這一心理,偽託晉代神仙許真人(許遜)授他《飛仙度人經》與《淨明忠孝大法》,創立了忠孝淨明道。
淨明道將儒家倫常直接搬進了道教經典,是儒道合流的產物。教義直揭&ldo;忠孝&rdo;兩字,宣傳以自己的忠使不忠的人變忠,以自己的孝使不孝的人變孝,才是道門最大功德。淨明道修煉的&ldo;八極&rdo;,就是許遜當時提出過的&ldo;忠孝廉謹、寬裕容忍&rdo;,八極具備就集中了一切善。
由於強調向內的心性修養,淨明道教徒多制有&ldo;功過格&rdo;作為日常生活的規範。這一道派也講符籙的修煉,聲稱佩戴符籙,就能達到內心清靜、日月光明的&ldo;淨明&rdo;境界。淨明道主要流傳在民間,由於強調忠孝的內修,從統治階級到苦難群眾都能接受。
內丹派南宗、正一天師道與忠孝淨明道,是兩宋境內的新道教教派。南宋時期,北方金朝的河北地區也出現了三個很有影響的新道派,這就是全真道、天一教和真大道教。當時北方的漢族遺民面對戰爭災荒與異族統治,迫切需要找尋精神支柱。徽宗時顯赫一時的舊道教已失去維繫人心的力量,道教倘不改革,就不能在北方立足與發展。這些道派的創始者都是北宋遺民,陳垣在《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裡說,他們&ldo;立教之初,本為不仕新朝,抱東海西山之意,何期化民成俗,名動公卿&rdo;,終於成為金元時期最重要的道派。
全真道的開山始祖叫王重陽,鹹陽(今屬陝西)人,名嚞,重陽是其道號。正隆四年(1159年),他正式開始修道,挖一隧道,堆土成墳墓狀,題為&ldo;活死人墓&rdo;,在內練內丹派功法。三年後,自平墓室,意味得道成功。後到劉蔣(今陝西戶縣祖庵鎮)建庵傳教,但追隨者寥寥,便火燒茅庵,出關東去,到寧海州(今山東牟平)受到馬鈺(即馬丹陽)與孫不二夫婦的禮遇,併入重陽門下,還為其造靜室,重陽命名為&ldo;全真&rdo;。
王重陽著《立教十五論》,其教義主要是:其一,三教同源;其二,否認長生不死是修行的目的;其三,在修煉方法上屬於內丹派&ldo;北宗&rdo;,主張先性後命,性命雙修;其四,強調出家修行,實行禁慾主義。馬丹陽夫婦入其門下以後,也不再相見,他們夫婦與王重陽後來所收弟子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合稱&ldo;全真七真&rdo;。王重陽死後,弟子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