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戴維·卡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希特勒猜對了。另有一次,卡納里斯把一件不該洩露的事情,洩露給義大利人,被希特勒臭罵了一通。
卡納里斯反倒覺得&ldo;同希特勒可以談論問題,他是講道理的,如果你說得得當,他是能夠理解你的觀點的。&rdo;這是因為,在一九三八年以前,卡納里斯一直是擁護希特勒的。
卡納里斯在那一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半帶自傳體地寫道:&ldo;正如戰前軍官必然是君主制度的擁護者一樣……今天他成為國家社會主義者……自然就可以理解了……德國軍隊將成為國家社會主義意志的發展工具。&rdo;希特勒併吞奧地利之前一個月,卡納里斯親自導演了一些欺騙活動,給人造成德國正在為這次入侵進行認真的軍事準備的印象。幾個星期以後,他對一群情報參謀官說,他希望他們按照納粹方式行動,他還老老實實地告訴他們,如果他們脫離納粹黨,將會受到懲罰。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他開始拋棄納粹主義。他的性格決定了他是反對汙辱猶太人的。他批評黨衛隊審問有同性戀嫌疑的陸軍總司令的&ldo;卑劣作法&rdo;。後來他大概發現,迫使這位總司令辭職的上述指控,實際上是納粹黨的一次卑鄙陷害,目的是要讓一個比較親納粹的人來代替他。最決定性的因素,或許是兩個強烈反對納粹黨的軍官(奧斯特是其中的一位)來到他身邊,擔任他的四名直接下級中的兩名下級。
在英國對德宣戰的那天晚上,卡納里斯和三位下級正在訪問一位負責反諜報的蓋世太保官員的家庭。那位官員及其妻子擔心戰爭將曠日持久;他的三位下級認為德國能很快贏得勝利。卡納里斯沒有說話。在後來的幾個星期裡,他的同事明顯看到他對戰爭深切地表示悲觀,或許是因為他認為德國沒有作好準備,註定要失敗。這顯然使他更加堅定地反對這場大規模破壞戰爭的製造者。不久人們就把他當成反希特勒抵抗運動的成員。
但是,他並沒有做反對希特勒的事情。原因在於雖然他憎惡希特勒,卻熱愛德國。然而為德國效力也就意味著在幫助元首。這種進退兩難的處境在折磨著他。他本來和藹可親,討人喜歡,現在卻變得鬱鬱寡歡,神色緊張,越來越向他的那對小狗尋求寄託,喝酒也比平常多起來了。他的絕望,如同他的處事方式一樣,有時以間接的形式表現出來。
每當他的下級向他匯報情況,他非常仔細地進行詢問,弄得下級開始懷疑自己的訊息是否可靠的時候,他總是說: &ldo;明白了吧,孩子,當你很仔細地觀察事物的時候,就會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rdo;一九零五年,俄國一位海軍上將明明知道註定要失敗,還是毅然繞過半個地球,來到對馬海峽同日本人進行海戰,卡納里斯經常拿自己和這位俄國海軍上將相比,可是他從不敢正視自己的困難處境,他逃避它,不僅心裡打退堂鼓,人也溜掉了。他抓住每個藉口往外溜,跑遍了半個歐洲,從一個國家的首都來到另一個國家的首都,從一個戰地諜報站來到另一個戰地諜報站。 &ldo;他怎麼老不在家&rdo;,這樣的批評也不能把他留在家裡。因為只要呆在慕尼黑、馬德里、威尼斯或阿爾赫西拉斯,他就不必天天參加會議,免得在是幫助希特勒還是禍害德國這個問題上作出痛苦的決擇,免得在處理行政問題時碰到同樣的麻煩,也用不著向元首遞送報告,免卻無論受到表揚還是遭到訓斥時都耿耿於懷的自我憎恨。當他回到柏林,面臨著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就迴避它們。到了一九四二年,他把向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高階軍官匯報形勢的差事交給一位下級。他極力迴避希特勒,自從戰爭中期以後,他再也沒有見過希特勒,甚至拒絕接受通常無法拒絕的宴會邀請。他遇事繞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