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鄧繼曾的奏摺,一片忠心歷歷在目。嘉靖皇帝看罷,也隱隱約約感到,清理莊田,逆風驟起,在皇親國戚中最有勢力的,當然是張皇太后家族。那麼,仁壽宮失火又預示著什麼呢?皇上惻隱之心又起,何不抓住這次機會寬赦鄧繼曾,讓他為自己指出一條路徑來?
這日早朝,文武百官齊整整地站在大殿內外,鄧繼曾被皇上宣詔陳疏,他款款走到龍案前,跪拜道:&ldo;微臣謝皇上赦免之恩!吾皇萬歲……&rdo;
嘉靖皇帝輕擺左手道:&ldo;好、好、好,朕讓你來是想了解你對後宮火災的看法,你意如何?&rdo;
鄧繼曾仍然跪在地上道:&ldo;齊稟皇上,後宮火災非同小可。微臣剛才走在路上,天象仍有顯示。在仁壽宮上空,微臣看見一團烏雲纏在紫氣周圍久久不願散去,這說明現在有人覬覦皇宮,皇上應該倍加小心啊。&rdo;
這時,百官中走出一人亦跪在地上說:&ldo;齊稟皇上,火災就是火災,不要聽信牽強附會,歪理邪說。&rdo;眾人看去,乃是吏部尚書喬宇。
面對兩人的分歧,有些官員東張西望,議論紛紛,拿不準自己應該站在哪一邊。
兩派相對,出現短暫沉默。大學士張孚敬突然站出來跪拜道:&ldo;皇上,鄧大人一向稟直,想他說的必有道理。&rdo;
嘉靖皇帝聽後,堅信不疑,想到剛剛接到的邊報,說韃靼小王子率兵侵犯肅南,掠搶民眾財產,便道:&ldo;是不是韃靼小王子還要騷擾邊防啊?&rdo;
鄧繼曾並不知道韃靼犯邊之事,聽皇上一說,本可以順水推舟,應付了事,但他觀察的天象並不指兵戈之事,便固執道:&ldo;齊稟皇上,後宮失火與韃靼無關,指向應在宮內,皇上萬萬不可大意。&rdo;
&ldo;胡說!&rdo;嘉靖皇帝一拍龍案道。
------------
章十六 莊田風波 後宮起火(3)
------------
只見門外匆匆跑進來一大臣跪伏地上說:&ldo;皇上,明明是韃靼犯邊,他卻偏說大內有亂,這分明在挑撥君臣關係,破壞朝廷團結,應治死罪。&rdo;說完,御史馬錄又深深向皇上跪拜致禮。
看到皇帝並不為馬錄的稟奏所動,張孚敬又趨向前道:&ldo;皇上息怒,鄧大人做事向來謹慎,如果沒有根據,斷也不敢亂說。臣以為皇上應慎重對之,細察而決。&rdo;
皇上默默點了點頭,略一想又問道:&ldo;有什麼方法可以破解嗎?&rdo;
鄧繼曾受寵若驚道:&ldo;啟稟皇上,辦法是有的,只不過……&rdo;
&ldo;皇上明鑑,那賊臣廷上目中無人,大放厥詞,分明是欺君罔上,蠱惑人心。若不將他治罪,實在難平臣心。&rdo;左都御史聶賢憤憤說道。
嘉靖皇帝輕擺左手,示意諸臣各就各位,然後一字一頓地道:&ldo;好,如果鄧卿講的一切應驗,當赦免無罪,否則定不饒恕。&rdo;
實際上,嘉靖皇帝雖對鄧繼曾有氣,但更多的是內疚,他故意發怒,是想考驗鄧繼曾能否前後一致。他本來最相信神靈暗示、算命預測之事,哪會懷疑他呢?
散朝後,皇帝將鄧繼曾留在乾清宮,讓他拿出破解之法。鄧繼曾望望整個殿宇,略加思索後說:&ldo;皇上在皇宮諸殿內可多設寢宮和床位,晚上就寢知道的人越少越好。&rdo;
鄧繼曾說的,恰合帝意。皇帝在宮內多年,時時想到自己的安危,這是無可非議的。這幾年,皇帝處理的貪官宦官奸官賊官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