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第1/2頁)
[美]E·B·波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為日本人顯然擊敗了中國人取得了勝利,海軍理論家考察了他們的戰術以吸取有益的教訓。這個分析得出了某些東西。鴨綠江口海戰的局面與利薩海戰相類似‐‐ 縱隊舷側攻擊對艦首攻擊。這樣對這兩次海戰的戰術分析似乎互相否定,只有一點除外‐‐在利薩、在鴨綠江口和很久以前在特拉法爾加角‐‐獲勝的艦隊均是採用分開的分隊進行戰鬥的。透過劃分兵力把戰術上的機動性和獲得勝利的可能性結合起來的戰術得到各地海軍軍官熱心的研究。
由於日本的重炮實際上沒有打壞中國的裝甲,於是強調火炮和裝甲的激烈辯論依然沒有結果。日本人取得勝利主要是因為掌握了壓倒優勢的速射炮。
日軍在朝鮮取得勝利後,渡過鴨綠江入侵滿洲,伊東佑亨的艦隊從日本護送大批陸軍到遼東半島,目的在於孤立和包圍旅順口。當伊東佑亨採取上述行動時,丁汝昌的艦艇駛出旅順口逃往威海衛。
11月中旬,伊東佑亨在攻城炮掩護下於大連灣登陸,剛登陸的日軍向前挺進。3天以後,日軍向旅順口的防線進攻。使全世界吃驚的是,要塞炮臺6小時即被佔領。
中國在威海衛的艦隊非被摧毀不可,因為它對預定進攻北京的日本人的側翼是一個威脅。這一年的冬天特別寒冷,消滅這些艦船需要更多的聯合行動。一支32萬人的日軍在威海衛西丁汝昌的翼側登陸,向基地進攻並很快佔領了要塞炮臺和港口灘頭。在外面封鎖的伊東佑亨的海軍趁夜間頻頻派出魚雷艇進行攻擊,&ldo;定遠&rdo;號和1艘巡洋艦被擊沉。丁提督命令倖存艦船自行突圍,但只有3艘到達安全地帶,其餘13艘或被俘或撞向礁石。
丁汝昌面對毫無希望的局面,2月12日安排完繳械事宜後,喝了致命劑量的鴉片。兩周以後,中國滿洲部隊在遼陽被徹底擊敗。於是,中國的總督開始議和。
1895年4月17日簽署的結束中日戰爭的馬關條約,是由勝利者支配的。除了賠償全部戰爭損失外,中國人從朝鮮撤退並割讓臺灣、澎湖列島和旅順口。
三、日俄戰爭的導火索
緊盯旅順口這個潛在不凍港的沙俄立即作出了反應。聖彼得堡促成法國和德國政府聯合行動,警告日本他佔領中國大陸的任何部分都將&ldo;永久地妨礙遠東的和平&rdo;。日本屈服於&ldo;他人的支配&rdo;作出了讓步,但立即著手把他們的陸軍增加一倍,把海軍增加兩倍。
當日本被迫從朝鮮撤退並放棄佔領旅順口時,沙俄正把它橫穿西伯利亞的鐵路修過亞洲北部。在1896年,為報答其聯盟協議和提供向日本償還戰爭賠款的貸款,中國同意讓俄國的鐵路透過滿洲,以最直路線直至海參威。第二年,俄國租借到旅順口並獲準將滿洲的鐵路與旅順相接。兩年以後,俄國厚顏無恥地全部佔用旅順口並把它的控制擴充套件到整個滿洲。然後它又陰謀在朝鮮獲得統治地位。
被迫站在一邊看著沙俄坐享其成的日本,堅韌不拔地進行著戰爭準備。當它的6艘戰列艦和6艘重巡洋艦正在歐洲建造的時候,它就開始外交活動,以求戰爭一旦爆發,各集團能在遠東保持中立。1902年他們締結英日聯盟,如果中國或朝鮮的敵人牽涉到英日,任何一方都將相互支援。然後日本要求俄國從滿洲撤軍。撤軍一再推遲,談判一直拖到1904年2月。2月6日,日本斷絕了與俄國的外交關係。
日本參戰時明顯處於劣勢,他們不得不採用兩棲攻擊的方式獲得敵人佔領的領土。他們的兵力不到俄國的一半,艦隊在艦艇數量上比俄國弱:現代戰列艦有6艘,而俄國有15艘;驅逐艦有21艘,而俄國有38艘;儘管日本還有39艘適於遠航的魚雷艇和25艘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