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大剛/楊世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類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經過這些&ot;聖人&ot;的創製才得以存在,是聖人給人類帶來了文明的曙光所以他宣稱:&ot;如古之無聖人,人之類滅久矣&ot;(《原道》)他的聖人觀與文明史觀目的在於批判道家的&ot;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剖鬥折衡,而民不爭&ot;,具有鮮明的針對性
聖人不僅創造了人類文明,而且還為人類社會規定了群體生活的秩序,即所謂&ot;其民土農工商,其位君臣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ot;(《原道》)等社會關係社會生活中存在&ot;四民&ot;,是&ot;天經地義&ot;的,但如果多出&ot;二民&ot;(佛、道),就不正常君臣父子等社會關係也是聖人定的:&ot;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者也&ot;(《原道》)而現在佛、道二教不拜君親,超然於這種關係之外,&ot;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ot;,這就是&ot;滅絕綱常&ot;他以嚴厲的口吻寫道:&ot;民不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則誅!&ot;(《原道》)他沉痛地指出:
今其法曰: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淨寂滅者,嗚呼!其亦幸而出於三代之後,不見黜於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於三代之前,不見正於離湯文武周公孔子也
所以,他要奮力衛道,登高疾呼,甚至提出極端的主張:&ot;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ot;,即強行使那些信仰佛、道二教的人接受儒家文化,使他們回到正途上來由此可見,韓愈在掊擊佛道的同時,&ot;扶樹教道&ot;的態度不可謂不激烈
韓愈在對佛道二教展開激烈抨擊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儒家文化自孔子死後已經衰落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則是&ot;異端&ot;對精神世界的爭奪他感慨地說:
周道衰,孔子沒,火於秦,黃、老於漢,佛於晉、魏梁、隋之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於楊,則入於墨,不入於老,則入於佛(《原道》)戰國時出現的楊、墨&ot;異端&ot;,是由孟子擔負起予以批判的責任;孟子以後出現的老、佛&ot;異端&ot;,到韓愈為止還沒有人進行過系統的抨擊;因此,他認為自己天然地能夠承擔這一歷史使命他認為,儒家傳統文化並沒有中絕,只不過現在已極為衰弊,急待繼承與發展為此,他全面提出了對後世儒學發展產生很大影響的&ot;道統&ot;思想他認為中華文化(即儒家主體文化)有一貫的精神,即&ot;道&ot;,這個&ot;道&ot;與佛、老所謂的&ot;道&ot;根本不同&ot;道&ot;由歷代聖聖相傳,不絕如線但孟子以後,已無傳人能接續此道他說:
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原道》)&ot;道統&ot;二字,韓愈還沒有正式使用[注],但後世理學家&ot;道統說&ot;的基本內容,已全部包含在《原道》一文中按:&ot;道統&ot;思想源於《孟子&iddot;盡心篇》下;,隋代王通對道統思想也有所發展韓愈的&ot;道統&ot;思想,可能受了《孟子》、王通的啟發另一方面,&ot;道統&ot;思想無疑受了佛教宗派傳法世系的影響[注]韓愈提出儒家的道統,目的是用來對抗佛教的宗派法統韓愈以這一&ot;道統&ot;的當然繼承人自居他接著說:
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由周公而上,上而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為臣,故其說長(《原道》)
這樣,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