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大剛/楊世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歷時十年,成《春秋集傳集註》&iddot;之後,他又&ot;撮其綱目,撰成《統例》
3卷,以輔《集傳》,通經意焉&ot;[注]
陸淳跟隨啖助學習,是在唐代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據陸淳說,他拜啖助為師,&ot;秉筆持簡,侍於啖先生十有一年&ot;按:啖助於大曆五年(公元770年)去世,時年47歲上推11年,即上元元年據陸淳說,他在啖助&ot;述釋之間,每承善誘,微言奧指,頗得而聞&ot;[注],可知,陸淳師從啖助,對啖助的學術方法、學術思想,特別是對啖助的《春秋》學有深入的瞭解,並深受其影響
兩《唐書》說陸淳自幼師從趙匡,而沒有提到他師承啖助事實上,陸淳師從啖助,證據已很充分了而說陸淳師從趙匡,卻沒有多少證據趙匡,宇伯循,天水(今甘肅天水)人,從師著名學者蕭穎士,大曆元年(公元766年)開始在宣、歙、池都團練觀察使陳少遊處任幕僚做過殿中侍御史、淮南節度判官、洋州刺史他也是一位《春秋》學者,與啖助的學術觀點非常相近從文獻記載看,陸淳與趙匡並非師生關係那麼,趙匡與啖助之間是不是師生關係呢?據陸淳《修傳始終記》,大曆五年,即啖助完成《春秋集傳集註》那一年,趙匡正在陳少遊幕府供職,前往浙中,途經丹陽,曾到啖助居住處去拜訪,討論《春秋》經學,&ot;深話經意,事多響合&ot;,二人談得很投機趙匡打算回來時再到丹陽拜訪啖助,&ot;當更討論&ot;,但不幸的是,啖助在這年去世從這段記載看,趙匡與啖助在大曆五年以前並未謀面,因此,二人之間也不存在師生關係
啖助去世後,留下了《春秋集傳集註》及《統例》的遺稿陸淳認為應該將它整理出來,使喚氏《春秋》學發揚光大於是,他與啖助之子啖異將遺稿抄錄出來
陸淳又想到了與啖助學術觀點相似的趙匡這時,陳少遊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東觀察史,趙匡已隨節度使府遷鎮於浙東於是,陸淳與喚異一起,帶著啖助的遺稿去造訪,請趙匡幫助整理趙匡對啖助的遺稿進行了加工、補充,然後由陸淳進行最後編纂,統一體例,到大曆十年(公元775年)完成了這項工作關於這個過程,陸淳在《修傳始終記》中有過記述:
是冬也(按:指大曆五年冬),趙子隨使府遷鎮於浙東淳痛師學之不彰,乃與先生之子異躬自繕寫,共載以詣趙子趙子因損益焉,淳隨而纂會之,至大曆乙卯歲(即大曆十年,公元775年)而書成
可知對啖助遺稿的整理歷時五年之久,趙匡、陸淳都傾注了心血
陸淳的任宦生涯,是從任淮南節度使府從事開始的據《舊唐書》本傳說:
&ot;陳少遊鎮揚州,愛其才,闢為從事&ot;據《舊唐書》卷126《陳少遊傳》,陳少遊鎮揚州在大曆八年又據《修傳始終記》說,他受陳少遊推薦,詔授太常寺奉禮郎,這是大曆十年左右的事此時他的《纂例》已成陳少遊生前又曾向朝廷推薦陸淳,拜為左拾遺陳少遊死於興元元年呂溫《祭陸給事文》中也說:&ot;德宗旁求,始賓明庭&ot;說明陸淳是在德宗即位後入朝的由上可知,陸淳入朝任左拾遺,不晚於興元元年(公元784年)陳少遊死時,而不早於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德宗即位
《舊唐書&iddot;柳登傳》載,貞元六年十一月,德宗親行郊享之禮,&ot;上重慎祀典,每事依禮時冕(柳冕)為吏部郎中,攝太常博士,與司封郎中徐岱、倉部郎中陸質(即陸淳)、工部郎中張薦皆攝禮官,同修郊祀儀注,以備顧問&ot;由此可知,在德宗貞元六年十一月以前,陸淳已任倉部郎中,併兼禮官(太常博士),與柳冕等人一起制訂郊享禮儀,備皇帝顧問這時陸淳很受德宗的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