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柏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嘗過這種恩寵之後,陳朝已經離不開了。
☆、第221章 展露獠牙
能被世家推出來反對科舉的人,到底是有兩把刷子,很快就有人出來與之互扛。
&ldo;這個科舉選拔出來的朝臣,只聞學問,不看德行,若是大奸大惡之輩做了朝臣,非我北梁之福,亦非我百姓之福。&rdo;
這下輪到五品官啞言了,陳雄略等了等,見五品官一時啞言,著急起來,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他又將目光投向陳朝。
陳朝胸有成足的樣子,手指再動了動,一位四品官出列。
&ldo;這位大人的說辭,臣是不認同的。世事磋磨,人心易變,大人又怎能保證察舉出來的朝臣,經過諸般世事磋磨之後,他的本心不會變,他的德行不會改?
前頭貪贓枉法的人還少嗎?那些可都是察舉出來的朝臣,他未為官之時的德行高風亮節,為官之後卻未必吧。敢問大人,你就能保證你一絲私心都沒有嗎?&rdo;
被問的朝臣啞言了,陳雄臉色又好了起來,心中覺得這位四品官也當挪一挪位置。
陳朝一副盡在掌握的樣子,對顧以丹竟能將世家的反應猜測得一清二楚很是佩服,對她越發看重起來。
一時那八個反對的朝臣啞言,陳朝神色鎮定從容,陳雄臉色也好轉起來,就在陳雄以為世家無計可施之時,又有一人從朝臣裡頭走出來。
他先躬了躬身,行了禮之後,道:&ldo;聞奏聖上,此科舉制在臣看來,大不好!&rdo;
眼見這人出來,陳朝還沒有反應呢,看戲的太子眼皮就跳得厲害,是御史臺的御史中丞。
自從御史臺接連死了人,倒是卯足了勁,什麼不合陳雄心思的,他們就會跳出來。
陳雄也眼角抽了抽,如今他看到御史臺的人就心煩氣躁,恨不得一刀砍了,留著礙眼。
&ldo;臣細讀科舉之事,發現並無門檻限制,豈不是說那些與民爭利的商賈之子也能應舉?簡直荒謬!
那些商賈之家,出身低賤不說,眼皮子又淺的很,與民爭利的泥腿子能有什麼大學問?眼界、見識、學問,一無所有!
威勝王提出的這個科舉制,根本是在動搖國本!察舉是從姬天子之時沿用至今,數百年的時間,造就了大周朝繁華盛世,當其時姬天子在賢才能人的輔助之下一統神州,這些都是那些察舉出來朝臣的功勞。
陛下這是要否定天下廣大士子的能耐,這是要讓天下士子寒心啊!
如今威勝王提出科舉制,想要用泥腿子來治理我北梁,那些毫無見識的泥腿子能幹什麼事?若是胡亂施為,引起我北梁動盪,誰來平息民怨?
是威勝王你來擔著這個責任嗎?&rdo;
御史中丞說最後一句話的時候,徑直看著陳朝。
陳朝的臉色,隨著御史中丞的話,鎮定從容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陰沉,到了最後一句質問,更是直接黑了臉,卻不敢出口回答御史中丞的話,只能緊抿著唇角,額頭青筋亂跳。
太子一時犯了難,一邊看到陳朝被世家質問得啞口無言,心中暢快不已,陳朝昨日突然跳出來,是他沒有想到的,但他也看出了陳朝來勢不善,雖然他覺得應該贊成陳朝的提議,可同樣也想到若然科舉真的實行,陳朝在父皇心中、在朝堂上,必是將他比了下去。
他沒忘記後宮中如今那位備受恩寵的方士,正是陳朝的人呢。
太子只糾結了一會兒,心底的天平最後還是為世家喝彩,只要陳朝落不著好,他就開心了。
陳雄卻是神色陰沉得恐怖,御史中丞嘴裡的泥腿子,真的是在說商賈之家嗎?
商賈之家出身低賤,那比商賈之家更為低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