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柏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姜元羲得知顧以丹要鼓動威勝王提出科舉之後,就來見了祖父,姜太傅是知道這件事的,對孫女兒竟然有暗子在顧以丹身邊感到驚詫,而更讓他驚嘆的是顧以丹想出來的這個科舉。
&ldo;這位顧三娘子長了一顆玲瓏心啊!&rdo;姜太傅也贊道,&ldo;這個法子,確實是比察舉好多了,若是真的按照這樣考校學問選出來的朝臣,對朝堂是極好的。&rdo;
&ldo;可惜這是在搶世家的肉,恐怕某些寒門新貴也不想答應,他們還等著子承父業呢。&rdo;姜元羲嗤笑了一聲。
如今朝堂上的寒門新貴,過半是聖上硬塞進來的,這些人只要在朝堂上,到了他們子嗣或者族中子弟長大成人之後,他們就可以讓同僚舉薦,同樣把自己後輩塞進朝堂,如此幾代之後,就從寒門改頭換面成為一個末流世家。
以前許多世家是從豪強轉變而來,也有不少的世家是從寒門新貴轉變而來,倘若日後要入朝為官就要先透過考校學問,若是學問不過關,豈不是把他們家族的青雲路斷了?
這怎麼行,不能答應啊!
☆、第220章 朝堂論辯
姜太傅身為世家之人,太清楚科舉制對世家的限制了,但他更清楚既然聖上允許威勝王提出來,就表明了他要實行的決心。
且姜太傅覺得,即便就是科舉制實行,那也是世家子佔了很大的便宜‐‐有哪家寒門子弟的藏書能比世家多?
再說,入朝為官,又不僅僅靠學問的好壞。
人情世故、見識應對等等這些,都少不了,不然萬一著了別人的道,或者被人當槍使,自己死了不要緊,怕還要連累全家。
姜太傅覺著,就算實行科舉制,那也是世家佔了優勢,至於往後數代子孫不肖,沒能在科舉上有所出息,讓家族落敗,被別的寒門取而代之的情況……
那就是活該了。
這世上,總會眷顧努力的人。
姜太傅對科舉制無可無不可,至於其他世家是不是同樣這樣的態度,卻決定了這次孫女的計謀能否行得通的關鍵。
&ldo;五娘,你真的想借這次機會做官?&rdo;
姜太傅想起自己聽到孫女兒的想法之時,仍然記得當其時自己的想法‐‐五娘比絕大多數的郎君都銳意進取,且更有想法。
就是他都想不到,五娘要謀一地之令。
她的大膽,總是出乎意料。
姜元羲淡定從容的直視著祖父的眼睛,&ldo;祖父,姬天子之時就有女官了,《周禮&iddot;天官&iddot;女史》中曰:女史掌王后之禮職,掌內治之貳,以詔後治內政。有例可尋,為何我不能再現姬天子之時的女官盛況?&rdo;
&ldo;但姬天子之時的女史,只有八任就被撤了,且女史協助王后掌管後宮,你卻要謀一地之縣令,與男人爭權奪利,難!&rdo;
姜太傅怕孫女兒不明白個中的艱難,又一次著重的咬了咬字,&ldo;難如登天!&rdo;
姜元羲卻只挑了挑眉,心中嘟噥,師尊老頭說不僅是我,就是這個世界的人眼界都小的可憐,登天對他來說,輕而易舉,只怕我要到師尊那個境界,還有得學。
姜元羲心中嘟噥,面上仍然鎮定自如,&ldo;祖父,倘若北梁不是聖上做皇帝,五娘不會有如此膽大妄為的想法,可惜北梁的皇帝是聖上。&rdo;
這位聖上哪一點都不像一個人君,若是有點抱負或者遠見的,她任一個計謀都實現不了。
也就是越華容想報仇雪恨,想要手刃仇人,不然按照他得寵的程度,他要是有一絲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