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明朝的那些人那些事兒(四十九) (第1/2頁)
騙子走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這樣,陽明心說產生了,他反對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戒律,反對盲目地服從封建的倫理道德,而強調個人的能動性。】 【心即是理,他提倡“致良知”,反對著程朱的“格物致知”,從內心去尋找“理”,他倡導“知行合一”,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他的心學思想成為了明中晚期的主流思想,影響深遠。】 王華:“兒子很厲害!” 他有點把握不住啊!壓力山大啊! 他還能把他培育成聖人嗎? 【然王陽明本人在武宗一代是不受重用的。寧王事件後,他急流勇退,他將寧王交出後,稱病,以避免捲入更多的政治事端中。】 【所以終武宗一朝,王守仁平叛之功都沒有得到朝廷的封賞。直到世宗即位以後,他才得以加官晉爵。】 弘治年間。 朱佑樘捶足頓胸,“你啊!王守仁當重用啊!” 弘治帝扼腕嘆息,良臣啊!可惜自個兒子沒能把握住。 “兒臣知道了!”朱厚照乖巧的點頭。 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 【咱們言歸正傳,朱厚照想著把寧王放回去再讓他作亂,他好再抓一次,這種突發奇想,讓大臣猶如五雷轟頂,竟是連如何勸諫都不知了。】 【當然縱是勸諫了,咱們這位皇帝也是不會聽的,好在寧王確實拉垮,縱是放了也是不成氣候的那種,影響不了大局。】 寧王:“別說了,天幕!” 他已經很懊悔了,天幕就別來拉踩他了。 【建功立業,武宗心向之,但玩樂,他也不會落下的。抓了寧王,在返程的途中,遊鎮江,登金山,自瓜洲過長江。而在經過清江浦的時候,他見景色優美,更是玩興大發,他把自己當成了漁夫,駕著小船去捕魚。】 【結果樂極生悲,在提網時一個不慎,跌落水中。雖被救起,但不知是不是因水嗆了肺,還是因為惶恐驚悸,此後的身體就不行了,每況愈下。】 好一個樂極生悲! 朱元璋氣笑了,“一個皇帝還去捕什麼魚!” 馬皇后給了一個白眼,“你一個皇帝,不還去種地嘛!兒孫自有兒孫福!你也管不了那麼多!” 朱元璋不由得摸了摸鼻子,想想也對,他連自己的兒子造反都沒能管住,還能管這是他孫子的孫子輩麼! 再說了經歷了堡宗被俘事件,他的心臟已經很強大了。 就這……算什麼… 【而在回到京師後,武宗還強撐著身子在南郊主持了大祀禮,然行進一半,武宗突然口吐鮮血,癱倒在地,祀禮戛然而止。】 【在正德十六年的三月十四日,武宗駕崩於豹房,時年三十一。在他彌留之際,他曾對司禮監太監道:“朕疾不可為矣。其以朕意達皇太后,天下事重,與閣臣審處之。前事皆由朕誤,非汝曹所能預也。”。】 【可見武宗的一生雖荒唐,可他的腦子卻是異常清楚的,清楚的懂得宦官不能幹政的道理,可以說他的一生是叛逆的一生,他聰慧,他深知某些行為不對,可他可還是按著自己的小性子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弘治年間。 朱佑樘的眼圈紅了,縱是他兒子再荒唐,縱是他兒子有再多的不是,那也是他兒子。 他兒子才三十一歲啊!還這麼的年輕!他還沒留下一兒半女呢!就這麼的走了。 他記得天幕說他36歲逝世,他兒子竟是連他的這點歲數都沒能活到! “父皇,你哭了!”彼時年幼的朱厚照倒是沒多大感覺,只是看著默默紅了眼流淚的弘治帝有些難受。 “父皇,你別哭了!兒臣爭取這一世多活幾年。”朱厚照想31歲確實有點年輕,那麼他日後好好注意一下,爭取多活幾年應該也不在話下吧! 稚嫩的話語瞬間逗笑了朱佑樘,他的兒還是孝順的,不是那麼的無可救藥的。 這一世,他定悉心教導,不求他成為千古明君,至少不是這般的荒唐帝王。 正德年間。 朱厚照很懵逼,他正想力挫寧王呢!結果天幕告訴他,你別出徵了!寧王早就被王陽明給解決了! 他正懊惱呢!結果天幕緊接著跟他說他死了,31歲就死了,還是自己給作死的?這心情誰懂啊! “陛下洪福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