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明朝的那些人那些事兒(四十八) (第1/2頁)
騙子走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陽明眼疾手快的把人給抓了,正德帝卻不幹了,他要求王陽明把人給放了,他再抓一次,建功立業必須得有他啊!】 朱元璋:“戰爭豈能如此兒戲!” 朱棣:“建功立業是這麼建的嗎?” 朱佑樘:“我兒這是什麼惡趣味?” 朱厚照:“朕渴望了那麼久,豈能讓王陽明這小子奪了功啊!” 【為了滿足武宗陛下的癖好,無奈之下,王陽明只得把寧王給放了,讓武宗再打一次!】 【好在寧王也不是什麼能幹難纏的對手,哪怕是放了再抓也是三兩下的事。】 寧王朱宸濠:“天幕,你禮貌嗎?” 朱厚照小兒也太看不起他了,捉了放,簡直就是對他的奇恥大辱! 然寧王滿心不快的同時也在深思,他還有造反的必要嗎? 這個時候,弘治帝派出的使者到了。 朱宸濠一臉垂喪,好了嘛!也別想造反的事了!沒機會了! 【說起王陽明,那可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啊!那可是自孔子之後的大聖人啊!他的心學理論開天闢地,獨門一戶,為後世所稱道。】 彼時尚年輕的王陽明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腦袋:“天幕謬讚了吧!” 他一介凡夫俗子,怎敢稱聖人? 【主播就簡單的說一下王陽明其人。王陽明,大名王守仁,陽明是他的號,他是一個能與孔孟並列的大聖人,他文能精通融合儒釋道,開創陽明心說,武可以通曉兵書戰陣,平定匪患和叛亂,後在龍場悟道,於絕境中成聖。】 能文能武,文武雙全! 嬴政對著天幕又流口水了,這樣的人才就是來一紮,他都不嫌多啊! 【總而言之,王陽明是超級厲害的,他是古代最後一位聖人。而大抵聖人都是生而不凡的,據說他的母親懷孕十四個月才分娩,而誕生的時候,他的祖母又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於是他們給他取名為“雲”,並給他居住的地方起名為“瑞雲樓”。】 王華:“……” 他兒子是聖人? 王華單手拎著這個調皮搗蛋上樹掏鳥蛋的小屁孩,眼中閃過一絲不可思議,當然也有著激動興奮的神色。 “爹!快放開我!天幕都說我是聖人啊!你不能這樣對聖人啊!”王守仁掙扎著想離開,但是幼小的力量卻只能讓他困在父親手裡。 “喊什麼喊!”王華一巴掌拍上屁股,聖人又如何!聖人也是他兒子啊!他想打就打,想罵就罵! 【更奇特的是王陽明長到5歲還不會說話,但已默記祖父所讀過的書。那時候有一高僧過其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後來,他的祖父為他改名為“守仁”,然後他就開口說話了。】 五歲還不會說話?聖人都是那麼奇特的嗎? 各朝各代若有所思,看著自家早早說話的娃,恍然大悟,難怪他家的成不了聖人啊! 【小時候的王守仁很聰慧,在祖父的教導下,他從四書讀到唐詩宋詞,他不從認為科舉是讀書人頭等重要的事,所以他從不以不等第為恥,屢次的科舉失敗,他也從來不為之懊惱。】 科舉是唯一的出頭之路! 各朝各代埋頭讀書的學子們不由反駁,不是誰都能成為聖人的,我等凡夫俗子能金榜題名就不錯了。 【在王守仁十八歲的時候,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 【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他下定決心窮竹之理,他找了朋友一起參透竹子的變化玄機,掌握宇宙萬物的變化規律,他們一直坐在竹林裡,忘記了吃飯,忘記了喝水,竭盡全力想格明白其中的道理。】 有志者事竟成,聖人就是不一樣,那麼他最後悟了嗎? 萬朝眾人期待著接下來的發展。 【如此忘我,並非所有人都能做到,朋友第三天就吃不消了,打退堂鼓的走了,而王陽明依舊堅持著,他是一個有聖賢情節的人,他這麼一堅持,就是七天,而最終他也沒有放棄,但是他的身子卻不容許他任性了,他徹底病了。】 【而這次的經歷也讓他對於程朱理學產生了懷疑,他非但沒有悟出竹子和天地萬物的道理,反而生了病,看來格物致知似乎並不一定能通向聖人境界,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