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映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了趕上賀歲檔,《芭提雅歷險記》後期製作緊張進行,剪輯鏡頭、特效製作、聲音製作、音樂配樂、配音合成,等等,後期製作在整個電影製作中佔據重要地位。
好在現在有很多電腦軟體,大部分後期製作可以在電腦上完成。隨著科學技術發展,人工智慧很可能會取代電影拍攝,鏡頭直接在超級電腦上合成出來。
賀歲片起源於香港,上世紀80年代,每到歲末,香港演藝界明星就自發湊到一起,不計片酬拍幾部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賀歲電影獻給觀眾,如:《花田喜事》、《家有喜事》、《大富之家》,等等,大多以喜劇為主,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中國大陸第一部賀歲片是1997年馮小剛導演的《甲方乙方》,當年就獲得了3600萬票房收入,影片總投資400多萬,淨賺3000多萬。
賀歲片這麼掙錢,引得資本紛紛湧入,導致賀歲檔一年比一年火爆,能擠進去十分不容易。
後期製作完成後,《芭提雅歷險記》要在北京開新片釋出會,姜雨琪提前幾天來到北京。新片釋出會是電影宣傳的一項重要活動,是電影上映前的一個重要環節,對電影票房有很大影響,電影宣傳不到位,不能挑起一個熱度話題,在競爭日趨激烈的電影市場,很難拿下高票房。
“沈總,我才知道,都是二線明星,憑什麼林璐的片酬比我高那麼多?”姜雨琪氣呼呼地來找沈總。
“雨琪,林璐片酬沒比你高多少啊?”
“怎麼不高?林璐片酬2000萬,我才1000萬。”
“啊,是這樣,電影后期超預算了,預算超的挺多,我找姚老闆追加預算,姚老闆要求給林璐增加片酬。”沈總解釋道。
“你們怎麼想增加就增加?我也是投資人,給林璐增加片酬為什麼不通知我一聲?”
“我怕你不同意,電影正拍到關鍵時候,因片酬產生矛盾對誰都不好,這樣吧,我幫你避稅,咱們倆籤一個陰陽合同,你一半片酬在投資分成裡拿。”
“片酬差這麼多,好像我身價比她低多少似的,還有何紹英,何紹英憑什麼拿4000萬片酬?”
“何紹英你可比不了,何紹英是當紅小鮮肉,他還想參與票房分成吶,是我打消了他這個念頭。”
“4000萬,稅前還是稅後?”
“稅後。”
“我們都是稅前,憑什麼他是稅後?”
“沒辦法,現在電影就是靠明星,不給這麼多,人家也不演啊!”
“稅後4000萬,拍一部電影掙4000萬,他連臺詞都不背呀!”
“何紹英背後有幾千萬粉絲,我們要照顧市場。雨琪,我幫你介紹幾個京圈影視界朋友吧,將來有拍片機會,讓他們想著你。”
“好吧,既然你這麼說,那就這樣吧。”
“雨琪,這部戲,你不單單是演員,你的主要身份是投資人,只要電影票房好,我們投資人就一起分錢,真不差那1000萬。”
“票房能有多少?”
“我估計怎麼也得2億。”
“2億?能賣這麼多錢?”
“差不多吧。”
中國有14億人口,每人一年看一次電影,票房就是天文數字,這些年,中國電影市場每年以兩位數增長,從票房收入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電影是最普通的消費方式,十幾塊錢、幾十塊錢一張的電影票,絕大多數人消費得起。
中國迅速增長的電影市場,在資本和粉絲經濟的雙重影響下,明星片酬水漲船高,一些一線明星出現天價片酬,最高的上億。《芭提雅歷險記》在泰國拍片,在泰國拍片成本低,明星片酬勉強能擠出來,明星片酬佔據電影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