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而此情此景須得依循四季變換而定,以當前為例,炎夏之際,尋常之水於許康而言,已帶有幾分暖意,稍顯溫熱矣。
寒冬時分,常溫之水置於室外,怕是已然透出陣陣寒氣了吧?
夏與冬之常溫水,其冷熱度實則判若雲泥,故所謂室溫水,便是依據個人內心所設定的標準矣。
論及許康,則他認為夏日之常溫水太過柔和,或致麵糰口感受損,故他常遵照記憶深處的那個適宜溫度調理水溫。
瞬息之間,一碗貼合許康心意的適溫水即刻備妥,置於一側,隨之取出五百克靈麥麵粉,此份量早已銘記於他心間,增減分毫,皆明察秋毫矣。
緊接著,他緩緩注入冷水於麵粉之內,胸有成竹地掌握水分比例,隨之開始搓揉麵團,漸漸地,原本看似水少的面絮,在許康手中化作光滑細膩的麵糰。
面盆之內不見多餘麵粉,分毫不差,恰如其分的麵糰赫然眼前。
接踵而來的是揉麵技藝的施展,許康右手猶如靈蛇吐信,若非刻意控制力度,只怕桌面早已在他掌下破損不堪。
旁觀者皆可見,許康右臂之力驚人,雖已收斂許多,但諸多桌上的調料罐與餐具仍被其按得左右搖晃。
見狀,老許頭頗為不忍,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幫襯許康扶穩桌上的瓶瓶罐罐與碗筷,此舉顯然並未犯規,眾人皆目睹其僅整理桌面物件,並未直接干預比賽程序。
雙方比試的專案雖是灌湯小籠包與陽春白雪,但仍允許二人協作完成,於是聞人武亦適時伸出援手,儘管僅限於一些輔助性的工作。
待麵糰揉至恰到好處,許康隨手取過一旁事先預備好的蒸籠布,浸水擰乾後覆於麵糰之上,交待老許頭放入冰箱保鮮格內妥善保管。
老許頭應聲離去,隨即著手準備小籠包的皮兒,許康依舊依照舊例操作,只不過今次他在高筋麵粉中摻入了三分之一的糯仙米粉末,何故如此行事?原來他的灌湯小籠包,需帶有微微晶瑩剔透之感,若使用異界仙粉製作固然無須糯仙米粉,但此刻境況不同,故而仍需加入適量糯仙米粉調配。
揉麵手法獨特,許康雙臂翻飛,猶如行雲流水般流暢,麵糰由最初的皺褶小塊,轉瞬間變得光潔如珠,渾圓一體。
大功告成!許康鬆了一口氣,隨後便將麵糰置於蒸籠布上,仍是那沾水擰乾後的布巾覆蓋。
“張真人,依常規而言,揉麵完畢後當以保鮮膜密封,進而醒面,然許康為何選用溼布遮掩?”
“此法簡易易解,旨在維持揉麵盆內的溼度,如此方能確保麵糰之完整性質得以保留。”
張雲華對此刻的理解頗深,許多烹飪宗師皆會如此行事,這並不能稱之為何種秘術奧義。
反而是許青河揉麵的手法,令張雲華看出了一些端倪。他人揉麵僅是簡單的按壓翻轉,而許青河和麵之時,卻如同修煉某種神秘功法一般,每一動作都伴隨著奇特的口訣,讓人觀之疑惑不已。
那一手法,顯然是先前演練過的,與當前的動作如出一轍,彷彿許青河是在以麵糰為敵,施展出一招招玄妙的對陣之術。
這正是古人所言,高手之間的較量,無非便是見機行事,隨機應變。麵糰變化成何種形態,許青河便能以特定的技巧應對自如。
遺憾的是,張雲華坐在一旁,竟忘了觀看這揉麵的過程,待到許青河完成之際,再去探看已然來不及。此刻他坐著的位置,恰恰遮擋住了揉麵盆內的景象。
許青河的店內,所有的揉麵盆皆由整塊堅硬實木精心雕琢而成。為何要選用木製?只因先前那些不鏽鋼或是玻璃質地的面盆,均被許青河強大的力量損壞,唯有木盆方能承受得住他的揉麵之力。
若非背後有那神秘系統的支援,提供特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