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碩詫異道:&ldo;我知道,怎麼還沒有派人去?&rdo;
迪牧說:&ldo;按理應該由三大寺組成代表團前往,可如果沒有一個統領,這些個喇嘛難免各說各的話,叫人家看著我們西藏人鸚一嘴、鴉一嘴、昂尕昂巴(大雁)又一嘴,敗壞了事情不說,徒然讓人笑話。所以這個統領,不能是色拉、甘丹兩寺的人,也不能是哲蚌、丹吉林的人。&rdo;
文碩一拍巴掌說:&ldo;這個人有了。&rdo;
迪牧緊問:&ldo;誰?&rdo;
文碩道:&ldo;以後攝政佛會知道的。攝政佛讓三大寺代表速速前往駐藏大臣官邸,此統領是個驛馬脾氣的人,他是說走就走的。&rdo;
迪牧高興得一口飲幹了茶碗。他原本就是想讓駐藏大臣派一個自己身邊的人,此時感覺他和文碩素有靈犀,竟是一點就通了。他說:&ldo;還有,《抗英七條》中有敦請駐藏大臣就藏事佛事危機上奏大皇帝,請朝廷出面奉勸攘斥英國,也請朝廷派兵進藏,協助藏軍守疆抗敵一條,這方面不知朝廷有何舉措?&rdo;
文碩打了個愣怔,黏黏呼呼說:&ldo;這件事情嘛,也好辦,也不好辦,到底辦了沒辦呢?&rdo;他停頓一下,做了個由他去的手勢說,&ldo;算了,我們說正事。&rdo;
迪牧&ldo;噢呀&rdo;一聲:&ldo;說了這麼多,怎麼還沒說到正事上?&rdo;
文碩從袖子裡拿出新來的朝廷諭旨,放到桌子上,篷起五指壓著說:&ldo;攝政佛還是先念經,等念得恬淡虛無、消散成氣了再看諭旨。諭旨是給禪坐如木的人和修行成石的佛看的,看了只當沒看,沒看只當看了。心安便是安,性定便是定。告辭了,攝政佛。&rdo;他抽身離開,看到迪牧迫不及待地把手伸向諭旨,又道,&ldo;我走了再看,走了再看。&rdo;說著快步飛走,心說讓我這張代表朝廷的臉往哪裡擱呀?
攝政王一鼻子熒惑,送文碩出了佛舍,又命門外的白熱管家引路再送,自己返身回去,一沒有念經,二沒有恬淡,一把抓起諭旨,迅速溜了一遍,安靜得幾乎沒有呼吸,真像駐藏大臣希望的那樣禪坐如木、修行成石了。
攝政王迪牧活佛的禪坐持續了一天一夜,此間他不聞不問,不吃不喝,閉關闢穀了似的。他在這個時候打坐,就是想在和神的對話中澄然入靜,濾清思想:到底怎麼辦?
但忿急還是沒有消盡,他激流似的思緒裡,仍然是不馴順的波浪:朝廷,皇上,怎麼可能下達這樣的諭旨呢?
洋魔的滅絕佛教,成了我們的昏愚頑梗;英人的入侵西藏,成了我們的自蹈血河之災。真正豈有此理。既然&ldo;英人入藏,志在通商&rdo;,怎麼又要讓我們&ldo;禮讓英洋,迎迓耶教&rdo;?什麼&ldo;兩神齊天,雙日照臨&rdo;,分明是水火交鋒,水大則火滅,火大則水乾。連小孩都明白的道理朝廷怎麼不明白?當然不是朝廷說變就變,出爾反爾,而是駐藏大臣文碩騙了他:什麼&ldo;不取堅硬接仗、迎面對敵、陣地固壘之法&rdo;,什麼&ldo;分散伏出,遊擊無常,中途攔打,迂迴敵後,截其糧道&rdo;,什麼&ldo;宜退不宜進,明退暗不退,以柔克剛,餓死遠來之敵&rdo;,都是文碩自己的主張,朝廷從來沒有過抵抗的意圖。這個文碩,好大的膽子,如此矯命偽詐,難道就不怕丟了烏紗掉了腦袋?加巴索!
又尋思:文碩為什麼要這樣?為了大清朝的國土,為了西藏,為了我?可不是嗎!堅決抵抗,不正是他攝政王和僧俗集團的希望?這麼一想,迪牧的情緒漸漸平和了,意識到現在不是推諉、責怪、怨恨的時候,關鍵是要確定當下的目標: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