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清朝的崩塌 (第1/3頁)
權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致遠號沉沒了,但戰鬥卻依舊還在繼續。
由於定遠和鎮遠的頑強抵抗,日軍多艦圍攻多時,卻仍不能將之擊沉。
日軍的旗艦松島號,反而在戰鬥中受到了重創。
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了數個時辰。
夜幕將至,
擔心受到北洋魚雷艇的偷襲的日本艦隊,這才主動選擇退出戰鬥,並返航。”
“黃海一戰中,
北洋水師損失了經遠、致遠、超勇、揚威、廣甲5艘艦艇,遭到了巨大的打擊。
而日本方面,
松島、比睿、赤城、西京丸、扶桑5艘艦艇也受到了重創,
但經過修復後很快恢復了戰鬥力。
此一戰後,
北洋水師對出海作戰變得更為謹慎,清軍也徹底喪失了制海權。”
“第二階段: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九月至十一月。
朝鮮平壤戰役失敗後,戰火迅速蔓延至ZG邊境。
為了抵禦日軍的進攻,
清軍緊急構建了鴨綠江防線,
由依克唐阿將軍和宋慶提督分別統領左右兩翼,共計三萬餘人。
與此同時,
日軍也調集了由山縣有朋指揮的第一軍,包括第三師團和第五師團前來,
其總兵力與清軍江防部隊不相上下。”
“10月24日,日軍成功強渡安平河口,向清軍發起猛烈進攻。
次日,虎山阻擊戰,以清軍的失敗告終。
駐守在九連城的宋慶見勢不妙,
連夜棄城逃往鳳凰城,
導致右翼防線的聶士成、劉盛林等各軍也隨之潰散撤離。”
“26日,日軍輕易佔領了九連城,並繼續對撤退中的清軍展開追擊。
駐守左翼防線的清軍更是幾無任何抵抗,至27日全線撤退。
至此,鴨綠江防線已被日軍徹底突破。
鴨綠江防線的失守,也為日軍提供了深入ZG內地的機會。”
朱元璋看到這兒,頓時怒不可遏的大聲罵道:“一群酒囊飯袋,只會逃跑!簡直就是恥辱!!”
李世民也忍不住嘆息道:“不難看出,清朝的軍隊已是外強中乾。這樣的軍隊,談何戰鬥力,又談何保衛家國?”
然而可悲的是,這才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影片繼續播放,
“黃海海戰後,
日本海軍掌握了制海權,
為其大規模登陸作戰鋪平了道路。
就在日本第一軍猛攻鴨綠江防線的同一天,
日本陸軍大臣大山岩,率領第二軍三萬餘人,在花園口登陸,未遇任何抵抗。
第二軍以第一師團為主力,直撲金州。
而金州的守軍,
僅有副都統連順率領的制兵,和正定鎮總兵徐邦道的拱衛軍,
合計不過三千人。
儘管他們英勇抵抗了日軍的多次猛烈進攻,
但在孤立無援的困境下,
最終於11月被迫退守至旅順。”
“旅順是李鴻章經營多年的海港要塞。
這裡集結了桂軍、和軍、親慶軍、銘軍、懷軍、拱衛軍等六支部隊,總兵力近一萬五千人。
然而,各軍無得力的統帥指揮協調,
以道臺代北洋大臣節度的龔兆嶼又‘貪鄙庸劣’,
不足以擔當指揮協調各軍的重任。
結果日軍進攻一開始,他便坐船倉皇逃往了煙臺,完全棄守軍於不顧。
充分詮釋了什麼叫做‘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