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時間來不及了,很著急 (第1/2頁)
騎摩托車的路生凹特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蠻族可能在秋季發動襲擊,這一訊息不僅侯長史知情,連同李豐懷等軍事將領也迅速得知。李豐懷對毛新園抱怨道:“殿下,只要武器裝備能跟上,原州城的防守並非難事,可現在京州大營的裝備還沒著落,你能不能催催這毛新園。”他斜視了一眼穩重沉默的毛新園,心中憤懣不已。
毛新園不為所動,回應道:“李將軍,生產板甲絕非易事,一個月內能夠造出一千套已屬不易。”
李豐懷胸纏繃帶,瞪圓眼睛質問:“可是殿下之前說一天就能造出一百套,你這是在糊弄誰呢?”此話一出,陳華不禁面露尷尬之色。他曾自信地認為,在鋼鐵廠引進水利鍛錘技術後,確實可以實現每天產出一百套板甲的目標。
然而現實卻給陳華上了深刻的一課,問題並非出自預估生產能力的失誤,而是鐵礦石供應嚴重不足。如今他才真正意識到,鍊鐵鍊鋼雖困難,但採礦更是艱難重重。隨著淺層礦石資源枯竭,礦坑不斷加深,每逢雨季,礦坑就容易積水成塘。待到天晴時,首先得抽乾積水才能繼續採礦。而且隨著礦坑深度增加,從礦坑中運輸礦石的工作難度也隨之增大。目前,侯文輝管轄下的三個鐵礦提供的鐵礦石產量持續下滑。與此同時,煤礦也面臨同樣的困境。
以前的京州並未進行大規模鋼鐵生產,所以即便到了春季多雨季節,煤餅和鐵礦石短缺的問題也不甚明顯。但現在,鋼鐵工廠不僅要生產軍用武器盔甲,還要負責製造抽水機軸承以及民間耕具等各種需求。毛新園瞥了陳華一眼,對李豐懷解釋道:“殿下面臨的困擾顯而易見,並非我有所隱瞞。”
他又轉向陳華,憂心忡忡地說:“殿下,如果情況照此發展下去,半年後最多也就只能有八九千名士兵配備好裝備投入戰鬥。這些僅訓練半年的新兵如何能與天生擅長騎射的蠻族戰士抗衡?若再無精良裝備的優勢,屆時戰損將極其慘重。”
陳華用手按著額頭,斜倚在椅背上,疲憊地說道:“你以為本王不想讓新軍全部配備上板甲嗎?現實情況如此艱難,本王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板甲的生產尚且跟不上需求,現在又要研製火炮,這讓陳華倍感壓力。他此刻才深刻體會到,古代一個國家維持一支十萬人規模的常備軍為何如此耗費財力物力:軍隊的日常開銷巨大,武器裝備如板甲還需定期維護保養。騎兵更是耗資巨大的兵種,每名騎兵不僅需要配給四匹馬,還要有一名專門負責照顧其裝備和馬匹的輔兵。這種輔兵就如同西方騎士的扈從,花費不菲。戰馬的飼養成本同樣高昂,必須使用優質草料,花費頗巨。
工業區是收入的大戶,同時也是支出的大頭,工人們的生活開支以及侯文輝所管理的礦山投入都是一筆鉅額資金。總的來說,這段時間內雖然賺得多,但花得更多,大部分銀兩都被投入到生產和農業中,比如購買耕牛、耕具等費用也十分龐大。
李豐懷聽後無言以對。毛新園安慰道:“李將軍無需焦慮,只要材料充足,軍備事宜自然會優先處理。”
陳華贊同道:“沒錯,你安心訓練士兵,盔甲武器的事情本王會設法解決。”李豐懷只得接受安排離開。
隨後,陳華對毛新園說:“如今京州本地礦產供應不足,看來我們不得不考慮從外地採購了。”
毛新園提醒道:“確實可以這麼做,但這樣一來,殿下要提防朝中的流言蜚語。大陳國對鐵礦石管控極為嚴格,藩王通常只使用內部供給,很少向外購買大量鐵礦石。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很容易讓人懷疑這個藩王正在大規模製造武器盔甲,這在無戰事之時頗為敏感。別人會問,一個藩王自己的封地礦石不夠用,還要從外購買,意欲何為?”
陳華緊皺眉頭,深知自己雖身為藩王,但仍受到朝廷的嚴格約束,並非無所顧忌。“我心中有數,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