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第1/2頁)
任我逍遙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來除了曬鹽之法,你還有其他的好東西啊?」忠順王眯起了眼睛問道。這小子侃侃而談,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必是有所依仗的。
「王爺明睿!」林明安贊了一句,從身邊攜帶的包中取出幾塊布料遞上去。
忠順王接過,順手一模,手下的布料緊密柔軟,觸感溫暖,比起布麻來更厚實。他什麼好東西沒見過,卻覺著這有些不同。定睛一看,咦?
「這似乎是羊毛織成的?」忠順王不確定地說:「但本王見過草原上的羊毛氈,並不是這樣的啊!」那種粗糙腥臊,做工低劣,草原上的人拿來在蓋在帳篷外面擋風禦寒的,和眼前這種簡直是兩種東西。
「是羊毛織成的,草原上的羊毛氈粗陋,只是他們不會加工,暴殄天物!」林明安詳細地介紹了整個製作過程:羊毛首先要完全清洗掉上面的油脂,不然會帶著濃重的腥羶味,這要用鹽鹼;再用紡織機紡織成呢絨料子,最後染色固色,就可以了。
這是他在京城考試後小試牛刀的成品,原料是人家當做廢品的羊毛,他尋了一家工坊,按照以上的程式和法子做出來的,挑了其中好的,獻給皇上。
成本多少?因為原料有限,製作得不多,現在成本還略微高一些。如果大規模製作,一道道程式分開進行,這叫流水線,那成本就會大幅下降。用的是工坊裡的紡織機,但依我看,那紡織機落後得很,我有空時,會把它改造一番,速度提高個三倍,是能做到的。
不光是賺錢,王爺您看,這羊毛的來源,大頭肯定是來自草原沒錯吧?每個朝代,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都會入侵中原,行搶掠之事。一方面,是他們生性如此,但更重要的,只怕是生活所迫。他們放牧牛羊為生,養羊也只為了吃肉和取羊皮,把羊賣到中原吧,千里迢迢的實在不便,中原也不需要這麼多,而且這就是一錘頭的買賣。他們的所得有限,而且很不穩定,一旦缺衣少食了,就會想著到中原來掠奪,總不能活活餓死吧。肚子餓了,就是最大的道理,什麼樣的教化在這面前都沒用!
可他們搶掠也是要成本的,還要承擔傷亡。一隻羊一年可以剪兩次毛,一次能剪下四五斤羊毛來。如果這產業能辦起來,草原上的牧人只要好好養羊,每年剪毛賣給中原的商人,就能生活無憂了,那他們還想來侵犯嗎?遊牧民族再野蠻兇殘,這利弊帳也會算的。我聽說草原上就有一個大家都遵守的規矩,就是不得傷害商隊,因為商隊承擔了為他們買賣商品的任務。
這產業最好是朝廷能總體掌控,設想,這草原上總有桀驁不馴的部落,如果朝廷要懲戒他們,都不用興兵征伐,停止收購他們的羊毛,切斷商路,就可以讓他們屈服了。
忠順王不解了:「如果是這樣,那些草原上的部落自己來做這生意,不更好嗎?羊毛是在他們手上的,他們也可以買織機,學著紡織啊,那樣怎麼能拿捏得了他們?」
「清洗羊毛需要大量的水,就這點,草原上就做不到。再說,鹽鹼他們也是缺乏的。因此,他們只能作為原料的產地和供應者,而生產、技術和市場都握在大慶朝廷手裡。如果把這產業比作一條長鏈子的話,他們就處在這產業鏈的最低端,被上游的人掌握在手中,得到的利益也是最少的。當然,這樣比起他們原來的生活來說,也是改善了很多。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所以,他們會日漸喜歡並習慣這樣的生活,最後像被放入溫水慢慢加熱的青蛙一樣,沒有了跳出湯鍋的力氣了。管仲以商止戰,就是這個道理。」林明安作為曾執掌家族產業的精英,很會揣摩人的心理,知道如何說服。
這番話打動了忠順王,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林明安,有些驚奇地嘆道:「你這樣的年齡,如何會懂得這些?不但通曉格物之術,手段心思也厲害。唉,官府工坊裡那麼多工匠,怎麼居然沒人能琢磨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