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第1/2頁)
任我逍遙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進士們都提早了片刻到達,在吏部小吏的指引下入席。席位是依照名次排列的,新科三鼎甲自然安排在第一排, 林明安身為第十名,席位也很靠前, 他近距離地見到了這位紅樓夢中的『反面人物』—忠順親王,出乎意外,這位親王並不是想像中那種跋扈的酒色之徒, 不拘小節的舉動下卻不經意地顯出了精幹明白的本色, 想必書中種種荒唐,不過是給自己加上的保護色。想想也是,在永嘉帝上位前,他們兄弟能在廢太子和眾皇子的鋒芒爭鬥下韜光養晦,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又豈是普通人物?
忠順親王卻是帶著永嘉帝的囑咐來的, 他在人群中很容易就看到了林明安,因為他不但座位安排很靠前,而且年輕俊美,風姿過人,很符合皇兄的描述。他派出身邊的隨從確認了林明安的身份後, 吩咐人給他暗暗遞了張條子,條子上很簡潔地說了大概的意思:恩榮宴後留下,忠順親王會派人引他來會面,代人有話要問。
林明安心領神會,不動神色。等到了恩榮宴散席,他悄然在一位錦衣人的帶領下,一路行到了一間暖閣裡。
「下官見過王爺!」林明安淡定地向忠順親王行禮。
忠順王見他的態度不卑不亢,既沒有文人故意做出的輕傲王侯之態,又不似一般人面對自己時的畏縮諛媚,心中首先就有了些好感。
「林明安,本王是代皇兄來問你幾句話的。」忠順王開門見山地道:「你殿試時,本來主考官評定的是第四十七名,皇兄做主提至第十名。按說這名次改變無甚意義,都在二甲進士之列。其中用意,你可清楚?」
「前十名進士可以自由選擇觀政的部門,如果表現優異,授官也可以比其他人提早一些,官銜高一級,下官猜測,是否是這個考慮?皇上的恩典,下官感激不盡!」林明安回答。
「不錯,皇兄這也是對你父子的恩賞。另外,要本王前來,是有幾個問題要詢問。」
「王爺請問!」
「殿試答卷,諸人只言道要皇上整頓吏治,輕徭薄賦,勤政愛民,加強教化等,你卻劍走邊鋒,把這些只是一筆帶過,建議朝廷努力發展百業,這樣才能國盛民富。你文章中說:國家要興旺,社會要繁榮,工、農、商的發展,缺一不可,『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是何意思?」
「王爺,皇上是個勵精圖治的君主,整頓吏治、勤政愛民,加強教化,都是他正在做,或準備著要做的,無需咱們做臣下的老生常談。至於輕徭薄賦,那需要條件,國家要治民、養軍、發展,修整水利、道路建造、建學堂、賑災等等,哪一項不要銀子,不要勞力?不顧現實的需要,一味拿著大道理鼓吹要輕徭薄賦,不是蠢,就是壞!」
「說得沒錯!」忠順王覺得這話正說到了心中:「皇兄已經儘量減輕賦稅,他自己也一再省儉宮裡的花費,本王執掌內務府,還不清楚麼?可恨這些人如此苛刻!」
忠順王心裡為永嘉帝抱屈,皇兄自登基以來,一再為國庫空乏發愁,削減了後宮的開支,自己節儉著過日子。倒黴催的,都是父皇留下的爛攤子。他自己六下江南,揮霍無度,又為了寬仁的名聲,縱容老臣勛貴們,國庫的銀子都被他們借光了,只出不進!如今還被士人們勸諫著要輕徭薄賦,難不成大家去喝西北風不成?
「民以食為天,沒有農業,百姓生活沒有了保證,國家就會動盪,此為無農不穩!」林明安不便和忠順王一起吐槽,其中還有太上皇的鍋呢,他轉開話題道。這一點無需多說,在古代社會,這是共識。
「沒有商業活動,社會資源就得不到交流,百姓生活就難以持續。我們在京城能吃到南方的稻米,用到江南的絲綢,山西的煤炭都是透過商人販賣得來的。離開了商人,就會產生商品的匱乏,生活就亂了套了。而且,商稅收入也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