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中醫瑰寶黃帝內經 (第1/2頁)
安秀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義寶說道:“好吧,《黃帝內經》中的所有理論思想都非常成熟,就是說《黃帝內經》是一部成型的醫學理論書籍,後世醫家只是按照《黃帝內經》的理論進行醫學實踐活動,在不斷的實際運用中,不斷的驗證了《黃帝內經》理論的準確性和實用性,《黃帝內經》作者是誰始終沒有定論,至於古人是怎麼知道的這麼多知識,這個也很難求證。” 安錦帝點點頭,問義寶:“《黃帝內經》具體都包括了哪些知識呢?” 鄭義寶說:“回皇上,書中包含了天文、曆法、氣象、物候、醫學等知識,但這些的研究都是以人為中心,就是說研究天文和地理,其意並不是為了探究天文和地理的本質,而是意在透過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來取得人類生存所需要的知識和智慧。” 安錦帝說:“說的好呀,我也知道一句話‘天人相應’。” 李院長說道:“後生可畏呀,想不到這麼小小的年紀知道的這麼多。” 然後李院長又對安錦帝說:“皇上,臣也有一事想問一下鄭義寶。” 安錦帝說:“問吧,今天就是咱們君臣閒聊,朕也想多聽點醫學知識,有誰想說想問都可以暢所欲言。” 又對李院長說:“問吧。” 李院長拱手說道:“是,皇上。” 之後看向鄭義寶說:“剛才聽你說《黃帝內經》已經是一部具有成型理論的書籍,這個我還是頭回聽說,一般後世醫家都認為,此書中的理論是不斷的實踐而成的。我對你的這個說法有些不解,願聞其詳。” 鄭義寶抱拳施禮說道:“對,這個問題我和我師父也有一種假想,只是一種假想,不知該不該說。” 安錦帝說:“噢,可以說來聽聽。” 鄭義寶說道:“是。我和我師父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如《黃帝內經》《易經》等這樣高深的古代書籍裡面的理論思想都非常精準,但是需要理解和參悟,悟到了你就會發現古人的理論有多麼的正確。” “比如《黃帝內經》中的五運六氣,透過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結合陰陽五行風寒暑溼燥火等自然現象,對一年的氣候進行推理,哪一年風調雨順,哪一年會有瘟疫等,都能提前預測,並且很準。” “還有很多對人體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都有明確的闡述,對於他們是怎麼知道的,當然這肯定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可是這實踐也需要過程,所以我們就想象在我們這茬人之前,還有一茬人,祖傳文明程度和各個方面都非常進步,他們可能是距我們很遠很遠的古代,就像書中說的上古時代,那個時代的人類,可能已經進步到了什麼都知道的程度。” “比如已經發明瞭人造翅膀,人能在天上飛,可能發明了進入地下一探究竟的東西,發明了一種東西,能看透人體的組成結構和各種奧秘,那時的人們是上知天體宇宙,下知大地萬物,《黃帝內經》這樣的書籍,可能就成書於那樣的年代。” “後來由於各種原因,肯定是我們想象不到的原因,那裡的人類消失了,出了什麼不得而知,但是留下了一些文明的痕跡,比如像《黃帝內經》這樣偉大的書籍,當然還有《易經》等更神秘的書籍,這些書籍裡面的知識內容,逐漸的被現代的有識之士所破解,破解之後便被應用,在不斷的應用中,驗證了這些醫學理論的正確性和實用性,於是不斷的破解,不斷的實踐,不斷的總結,便有了許多現代的醫學理論,但其理論基礎都離不開《黃帝內經》理論思想的指導。” 聽到這,安錦帝忍不住說了句“精彩”。 鄭義寶忙說:“這些想法不過是我和師父的假想,沒有任何可靠的依據,大家如果不認同,我完全可以理解。” 李院長說:“你和你師父的想法我確實不敢苟同。” 李想也搶著說:“我倒是希望上古的人,能留下來一個人造翅膀,想上哪上哪,一飛就走了。” 李院長笑眯眯的看著李想說:“你小子,聽的挺認真啊。” 安錦帝聽見李院長這麼說,無奈的笑了笑。 李想又說道:“我聽的可認真了,我也認同這個鄭義寶的說法,這些醫書太難懂了,都和天書一樣,不好學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