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尚接過瓶子一看,頓時喜道:「我本打算再去一趟看看這蟲子還在不在,你既然捉到了,就省得我辛苦了。你是不當家不知當家的艱難,這蟲子於你無用,於我卻有大用。」
趙然追問:「到底有何妙處?和尚且說來聽聽,蟲子都送你了,我也不可能要回來,你說說也無妨。」
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
面對趙然的八卦,和尚也無意隱瞞,因道:「身為一寺住持,我自是要為寺裡今後的生計多多考量的。這金翅大蜈說來沒甚稀奇,但卻是一味偏方藥引,專治佛法修煉中遇到的引離之症……不懂?那就算了,解釋起來很麻煩,總之對你們修道之人無用。」
趙然看和尚說話不似作偽,便沒再窮根究底地打聽下去。
道別之後,和尚施施然離去了,他這次來大沼澤主要就是為了捕捉包括金翅大蜈在內的幾種毒蟲,金翅大蜈已經有了,還有別的蟲子需要抓緊時間尋找。
也不知走出去多遠,和尚忽然停步,感覺自己似乎忘了什麼事,於是找了塊乾淨地方坐下來苦苦思索。冥思苦想了小半個時辰,和尚終於醒悟,後悔不迭地拍著腦門子,心道:「苦也,我的寶貝經書,還有度牒,都在那牛鼻子手上!」
和尚急急忙忙趕回和趙然分別之處,只見草坪上已經空無一人,哪裡還有趙然的影子?
話說與和尚分別之後,趙然見對方去得遠了,於是連忙轉身,撒開腳丫子就跑。他專門找那僻靜的地方鑽,繞了個大圈,一口氣跑回自己歇宿的山洞之內。
在洞口處佈下法陣,趙然坐定下來,將懷中那本《阿含悟難經》取出,開始仔細研讀。
這本《阿含悟難經》沒有本經來由的解釋,趙然磕磕絆絆讀到後面,才大概弄了個半清半楚。「阿含」為梵語音譯,就是流傳下來的,或者說前人總結的意思。經文很短,只有三章,第一章就是《昌明菩薩咒》,誦念此咒可引人心中惡念隨動,惡念越強,則傷害越大,此咒有申揚善惡報應之意。
看到這裡,趙然忍不住摸了摸鼻子,自己心裡的惡念當真有那麼強麼?
第二章名曰「往生菩薩咒」,誦念此咒可超度孤魂野鬼直入輪迴,修至高深處,甚至可以直接將生人打入六道,究竟是六道中的哪一道,就要看此人生前的福報了。
第三章更加了不得,名為「功德菩薩咒」,誦念此咒可普度眾生,接引有緣之人前往西天極樂。
昌明菩薩咒的滋味趙然品嘗過,往生菩薩咒的大概景象趙然也能想像得到,這功德菩薩咒念出來後會是什麼效果,趙然就完全沒有概念了。
趙然是個穿越者,對於佛門並無偏見,但畢竟跟做和尚比起來,他更願意過上逍遙自在的修道生涯,更何況來到這個世界後還接受了兩年多道門正統教育,算得上有那麼幾分身為道士的責任感。但這並不妨礙他了解佛門功法,甚至有可能的情況下淺嘗輒止也不是件壞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他記得覺遠和尚曾經提及過,修道重在根骨和資質,修佛則首重悟性,而悟性於人而言,是無法具體衡量的,所以佛門認為,人人均可修佛,至於修行成果,則依悟性的不同而有天壤之別。
按照這種理解,趙然也應當具有悟性,只不過不清楚是高還是低。既然具備悟性,就可以嘗試練練佛門功法。
但可惜的是,趙然在解讀經文裡夾雜的前人批註時才發現,自己暫時是修不了的。這部經文雖然囊括了所有從開始到結尾的一應修行步驟,但關鍵是其中有兩個環節他束手無策。
整個步驟很簡單,無非是不停念誦咒語,必須秉持誠心誠意地恭敬心和懺悔心,講究念誦時對經文的理解,對咒言意境的觀想,最終達成對佛性的感應——批註中對「佛性」也有具體描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