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能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廷的恩旨尚未送抵隴關,但桓熙麾下將士在他的授意下,皆以軍師稱呼王猛。
軍師將軍一職,由劉備首創,他在擔任左將軍期間,以諸葛武侯為軍師將軍,署理左將軍府事。
曹魏也同樣設定軍師將軍,為正六品,曹操以荀攸為軍師將軍,凡軍國選舉及刑獄法制皆使決之。
而桓熙對王猛的信任,不亞於曹、劉二人信任諸葛、荀攸,幾乎是將日常政務盡數託付給了他。
唯獨軍國選舉,保留在自己手中,不過在人事方面,桓熙也會聽取王猛的意見。
桓熙對王猛笑稱:
“如今以先生為軍師將軍,今後,先生便是三軍將士的軍師,只是我桓熙一人的先生。”
王猛大受感動,他知道,桓熙一直將自己視為當世諸葛。
而王猛一直以來,也在以諸葛亮的生平事蹟勉勵自己,一心要為桓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桓熙不再受案牘之勞形,自在灑脫。
至於王猛,則整日處理那些繁瑣的政務公文,可謂夙興夜寐,不敢懈怠,難有喘息之機。
王猛並未跟隨桓熙前往秦州,而是奉命移駐雍縣,總攬雍、梁二州十五郡的政務。
雍縣,為三輔之一的扶風郡治所,把持連通雍、梁、秦三州的交通要道,西控散關,北扼隴關,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此時桓熙的戰略重心在西側,以雍縣作為幕府所在,王猛若有大事難以決斷,也能及時送往前線,請由桓熙定奪。
當桓熙釋出檄文,聲稱將要討伐張重華時,王擢第一反應不是向前涼求援,而是遣使前往仇池。
涼州遠在千里之外,而桓熙的大軍近在隴關,怎麼可能來得及救援。
仇池國,由世居略陽清水的氐族楊氏所建立,疆域最大時,秦州六郡之中,仇池據有陰平、武都二郡,以及天水、略陽郡的南部,佔據了隴南大部分地區。
不過在前些年,石虎出兵奪取武都郡之後,仇池的國力大不如前。
王擢的使者星夜奔赴仇池,曉以唇亡齒寒的道理,終於勸得楊初放下仇怨,親率四千兵馬北上。
此前後趙內亂,楊初曾出兵試圖奪取天水,卻被王擢迎頭痛擊。
如今終於來到了天水城下,卻是以友軍的身份。
王擢出城相迎,來不及寒暄,楊初急著問道:
“王將軍,可知晉軍有多少兵馬?”
這是楊初最為關切的問題。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桓熙進攻安定等地,王擢雖然未曾救援,但也一直在關注桓熙的軍力情況,大致已經摸索清楚。
他笑道:
“不過兩萬步騎罷了。”
楊初聞言,長舒一口氣,兩萬人而已,他今日與王擢合兵一處,有何懼之。
然而王擢卻向他隱瞞了一點,桓熙麾下這兩萬步騎,都是經過選拔的精銳之士。
王擢不曾和盤托出實情,也是擔心嚇跑了這一支仇池援軍。
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正旦,桓熙督率兩萬步騎出隴關,殺向略陽郡清水縣。
清水縣本為楊氏祖地,如今歸屬於後趙統治,距離隴關不過七十里。
起初晉軍駐紮在隴關,清水百姓還有些驚懼,唯恐受到晉軍襲擾,但這段時日以來,始終不曾見到晉軍下山劫掠,也漸漸習慣了隴山上的兩萬晉軍。
當城中百姓還在慶祝新年之時,鄧遐統率五千騎兵為先鋒,已然殺到了城外。
此前石苞進攻長安,軍中有一萬騎卒,這些騎卒投降後,桓熙從中挑選四千名將士,與此前晉軍一千騎卒,合為五千騎兵,為他們一人搭配雙馬,勉強具備了一定的奔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