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哪個?”齊桓公來興致了。
“鄣國,就是原來紀國的附屬國,後來,紀國被襄公給滅了,這個小國就一直和我們敵對,乘現在有空閒,正好解決一下。”
“對!這個煩人的小國原來就說要解決掉的,一直耽擱著。還是一貫的政策,先降,不降就滅。”君臣會意地笑笑,做再偉大的政治家也要會討好上級,沒有說拉著臉,直言不諱的政治家能夠完成什麼大事的。
管仲在此之前,其實,已經打算對鄣國進行軍事行動,此刻只是藉口把齊桓公的憂慮暫時轉移開,緩解這種君臣上決策的壓力。上頭說想打,下頭否決了,上頭肯定不高興,不高興的話,彼此之間就潛在地產生了一種隔閡,日久,關係就會緊張。即便彼此明白要相互理解,但是心理上有些毛病是自己不能控制的,所以,政治家也要學會柔軟地緩解關係。
君臣一笑,反而增加了默契感,這是政治的藝術。
在夏季的時候,管仲就安排了兵力集結在鄣國的附近,《東周列國志》裡說管仲就派大司馬王子成父在面對著鄣國那邊的城牆上巡視了一天,鄣國就害怕得投降。這個說法是有些誇張的,而且其文中說齊桓公在被管仲否決伐楚的想法之後,提出要攻打鄣國,也是錯誤的。齊桓公擔心的鬥穀於菟做楚國令尹是秋天的事情,而解決鄣國是夏天就已經部署的,所以,在作者認為,管仲很早就已經在部署對付那些小國,鄣國是第一個。
至於鄣國,的確是投降的,還不是立刻。管仲在夏天的時候部署了兵力,是想對鄣國造成一種心理壓力,使其臣服於齊國。但是,鄣國沒有立刻投降,而是去求助魯國政府的幫忙,當然魯莊公是不同意救援的,可是,有一些和鄣國親近的“反齊”派別的人士有率領小軍隊企圖前去營救,算是義氣吧,救援軍隊到了“成”這個地方就不敢前進。為什麼呢?豬都知道,那麼點兵力去和齊國精銳的三軍去打,等於白白送死。所以,就義氣到那裡了,再前進就不是義氣了,就是去送死。
《左傳》魯莊公三十年經中記載:“夏,次於成”。說的就是想來救鄣的魯國軍隊在“成”這個地方停止前進,駐紮在那裡,其中沒有記載率領的將領,沒有記載兵力多少,只能說明是小部分軍隊。
鄣國從夏天等到秋天,麥子都等黃了,一看沒有什麼希望了,再等下去,金黃的麥子說不定被攻打的齊國軍隊收去,到時候,自己不就虧大了,於是,就別等著義氣了,降了吧,不降等死啊!這樣“識時務”的國家交的政客朋友的義氣也就是那樣了。
“秋,七月,齊人降鄣”。 。 想看書來
剿匪記
剛剛沒有費多少力氣降了鄣,九月份出現了一次日食,這次魯國的史官沒有在上廁所或者酗酒睡在家裡,很認真地記下了日期:“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人們正在議論日食這種奇怪的現象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的燕國(北燕,不同於“五大夫謀反”事件中河南北部的南燕)派使者從大老遠地跋山涉水來求救,請求齊桓公出兵幫他們擺平一年到頭侵犯搶掠他們的山戎。
人的名氣一大了,就容易招惹很多事情,特別是像齊國舉著這麼一面仁義的盟主大旗,而且身負維護地區穩定的責任,諸侯們有困難不找你找誰呢。
齊桓公問管仲怎麼辦?那麼老遠,當時是到遼寧的燕國要繞過泰山,那帶都是山嶺,不像現在有火車直通,當時是要繞開這帶的山區,就等於繞道經過石家莊,而不是從天津、山海關去遼寧。而且這帶山區也是一些山戎勢力的地盤,從那裡經過的話,肯定是過不去的,要被“土匪”“打劫”。
管仲也發愁,思量半天,說:“作為中原盟主,九州之長,諸侯有難不能不救,況且此次若因為路途遙遠不能救援,那麼,日後*楚國,其他諸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