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第1/2頁)
水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另外又聽說春曉也有自學高中課程的想法,她便把自己手上一套高一的教材也一併給拿了過去。
錢春曉看著這滿滿當當的籃子,有些無奈道:「蘭蘭,再這樣,以後我都不敢去你們家了!」
蘇慧蘭才不聽她的,把籃子一把塞到她手裡:「你還說我,那你自己這兩次來,又有哪一次是空著手的?連我奶奶都說你差點要把供銷社搬來了!」
兩個人相視一笑,都有點捨不得分開。
錢春曉明天就要上班了,雖然每週日能休息一天,可畢竟初來乍到,怎麼也得適應一段時間,而蘇慧蘭這邊馬上又要陪蘇衛陽去松林治病,這一去也不知要多久,兩個人恐怕一時半會兒見不著面,想想便覺得有些遺憾。
等分開後,蘇慧蘭忽然回身朝著錢春曉遠遠喊了一聲:「春曉,回去看看我給你的書,裡面有東西!」
錢春曉聽見這聲喊,有些詫異,連忙摘了手悶兒,把籃子裡的書拿出來一一翻看,果然在那本語文書裡發現了自己當初寄給蘇家的那張借條!
她連忙抬頭去找蘇慧蘭,可厚厚的白雪道上早已沒了對方的身影。
她拿著那紙借條,在原地站了許久,儘管強勁的西北風將她的手吹得通紅,可心裡卻像捂著一個小火爐,熱乎乎的,讓她感到說不出的溫暖。
蘇慧蘭到家不久天就黑了下來,作為對這個新年的完美收官,秀山這裡在正月十五的夜裡還要舉行一個特殊的活動:燃燈!
所謂的「燃燈」就是家家戶戶在自家大門外點燃兩叢篝火,寓意將除夕夜裡請回來的「神明」再客客氣氣送走,同時也有對未來新的一年日子能夠紅火明亮的祈盼。
蘇奶奶特意在倉房裡拿出兩個土盆子,一左一右擺在大門兩側,然後從爐膛裡取出燃燒的正旺的木柴,再往裡添幾片松樹明子助燃,這樣即便外頭零下四十多度的夜晚,兩盆燈火依舊能燒的很好。
村裡們的孩子這天晚上都會跑出來,把各自壓箱底兒的最後一點炮仗放光,然後挨家挨戶的比一比誰家的燈火燃的最好,雖然往往最後的結果都是大家都只認定自家的好,進而誰也不服氣誰,最終一番吵吵嚷嚷,各自氣惱紛紛,乾脆一鬨而散,回家各找各媽。
可儘管如此,每一年的十五元宵節,差不多剛一入夜,只要有孩子在村子裡喊一聲「看燈嘞!」,每每總能收穫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聲援」,然後迅速組成一支聲勢浩大的看燈隊伍,勢必讓這帶著最後一點年味的十五晚上熱鬧至極。
第二天早上七點不到,蘇慧蘭和大伯父子三人準時從村口出發,志國大伯趕著馬爬犁送他們到縣裡趕火車。
村裡有事先聽著信兒的也都特意過來送送,大夥兒都叫蘇大伯和蘇慧蘭儘管放心,說他們一定會幫著多留意在家的蘇奶奶和大伯孃等人。
馬爬犁上了道後速度漸漸加快,蘇慧蘭回頭看著一直站在村口不曾離去的鄉親們,心裡溫暖又平靜,她有一種預感這次去松林,他們一定會有所收穫。
志國大伯趕著車,一路上也不停寬慰蘇大伯,讓他遇事別發愁,要是錢不夠就回來,村裡老少一起給湊一湊,總有湊夠的時候,叫他千萬別著急上火。
馬兒路過貯木場的時候,蘇慧蘭看著裡面已經零星亮起的燈光,想著好友春曉作為檢尺連中的一員今天第一天上崗,不知道她會不會習慣。
好在檢尺不算太累的活兒,相對比較輕省,她應該能很快適應……
正想著,忽然從身後亮起一片極亮的燈光,眾人趕忙回頭,卻見是一輛大解放從後面開過來,車上的司機還探出車窗朝著他們揮手:「哎,前面的老鄉,你們要去哪兒啊?」
因為道比較窄,大夥兒都以為對方是希望自己能幫忙讓一下路,志國大伯就趕忙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