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第1/2頁)
水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們這裡太冷了,人如果不吃飽、吃好,根本沒法跟這樣惡劣的氣候鬥爭,而且據她所知,公社林場裡的糧食、豬肉都是國家從四面八方優先徵調過來的,就是為了確保廣大奮鬥在開山伐木一線的官兵、工人和知青們能吃飽飯。
這樣連帶著他們下面的大隊也跟著借光,只要肯幹,吃穿都不愁。
等又說了幾句話,蘇慧蘭囑咐她回去看看缺什麼東西都列成單子,到時候下次來自己也幫忙一起準備,兩個人才各自分開。
十四這天早上,蘇慧蘭和蘇奶奶第一件事就是先去了蘇大伯家。
祖孫倆商量著過完十五,估計松林縣那位秦醫生也差不多該回醫院上班了,正好他們這裡有「三六九,往外走」的說法,就是每逢陰曆三、六、九的日子都適宜出行,蘇慧蘭就想著不如正月十六帶著二哥蘇衛陽去松林縣看病。
之前怕影響大伯一家過不好年,所以一直瞞著,如今只差兩天了,也該說了。
大伯一家完全沒想到祖孫倆今天來是說這個事,所有人聽完都愣住了!
蘇大伯直接從凳子上站起來,一臉急促道:「蘭啊,你說的都是真的?那個啥松林縣真有能治陽子耳朵的醫生?」
蘇慧蘭點頭,「有!」
她又看著旁邊同樣目露緊張的大伯孃和大哥,細細解釋道:「大伯、大伯孃,你們還記不記得年前我有一次去縣裡買書寄信?在那之前我曾聽志國大伯他們說咱們縣醫院新來的老大夫原先是大城市裡的名醫,醫術很高,所以我那次還特意去了縣醫院一趟,想找那位老大夫打聽一下哥哥們的病情。」
「這位松林縣的秦醫生,就是那位老大夫幫咱們推薦的,我聽著不錯,所以就想領二哥去試一試。」
蘇大伯忙問:「那他說沒說陽子這病是不是一定能治好?」
沒等蘇慧蘭回答,倒是蘇衛東先出聲道:「爸,你這問的啥話?這世上哪個正兒八經的醫生連病人都沒見著就敢隨便打包票!不管咋說,只要有一點希望就是好的,咱們先試試!」
雖說半聾不算啥大事,可在鄉下人眼裡聾就是聾,只要佔了這個字,那也是個殘廢,就是不吉利,上山伐木誰也不願跟你一夥兒,這種隱形的排斥,時間一長任誰也受不了。
而且說實話,半聾確實對聽聲辨別方位有一定影響,對伐木這一行來說還是不太適合的,再加上蘇衛陽天性有些單純跳脫,不夠穩當,所以蘇大伯才一直不願意小兒子跟他一起上山。
不過眼瞅著蘇衛陽也一天比一天大了,卻一直沒個營生,將來娶親生子都是難事,大伯夫妻倆自然也發愁,要不然蘇大伯也不會這麼急切的向蘇慧蘭確認。
蘇慧蘭雖然也很希望讓大伯夫妻倆安心,可這種事並不是她能決定的,所以她也只能儘量寬慰兩人。
「大伯、大伯孃,我看那位老大夫的醫術還是很不錯的,既然是他親自推薦的,而且他們又都是同事,我估計那位秦醫生應該是有些水平的,我們也不妨有點信心!」
蘇大伯這時也有些反應過來,聞言連忙點頭:「好孩子,你說的對,是大伯太心急了!既然這樣,那咱十六那天就坐車去松林,去找那位秦大夫……」
「俺不想去!」
這時,誰也沒料到一直沒說話的蘇衛東忽然不幹了。
「俺不想去!」
蘇衛陽又再次強調了一遍,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中慢慢垂下了頭,「老妹兒,爸、媽,哥,俺不想去看了,咱家的饑荒去年上秋才還清,好不容易鬆快了幾天,俺不想再讓家裡拉饑荒了!」
蘇慧蘭明白了二哥的顧慮,忙道:「二哥,錢的問題你不用擔心,我的工資夠用的!」
蘇奶奶也道:「陽子,咱不發愁,奶奶手上還有錢,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