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當仁,則不讓(求月票推薦收藏追讀) (第2/3頁)
胡說懟八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位置,又或是為了權力……又有幾人是想要真的止戈為武?”
“既這般,為兄便放心了,方才阿楚說,要格物致知,研究農學,令萬民無飢,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黃月英點頭,“兄長亦知種花居士之大才。”
“是。”
“他曾教了我一個法子,冬麥夏稻,一年便可收兩季作物,如今,我族兄黃叔虎,正著手研究此事,今年便欲先實驗。”
“冬麥夏稻?可是冬日種宿麥,夏日種禾稻?”
“是。”
“如此一來,禾稻苗是否……”
“天暖之時,以部分水田,先行為禾稻育苗,待得宿麥收穫,翻田整地,以水灌之,將禾稻規律的插播至水田之中。”
“阿楚的意思是……種禾稻之時,不必以稻穀撒播?”
“是。”
龐山民隨後點點頭,“此法若成,天下再無饑饉之憂。”
想到這裡,他又問,“如今居士在何處?”
“不知,雲遊四方去了。”黃月英搖搖頭。
一旁,黃承彥與蔡氏卻是愣了愣,難道……阿楚這些本事,真是那位居士教的?
黃承彥一年時間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外頭訪友,所以……他不知道黃月英與何人接觸過。
而蔡氏,雖居於家中,也不會時時都拘著黃月英不讓她出門,甚至……自黃月英風寒好後,壓根就沒拘束過她,難道……是風寒之後遇見的居士?
夫妻二人對視一眼,心中各有所想。
“此阿楚之幸,萬民之幸,大漢之幸。”龐山民感嘆。
……
是夜。
黃月英回到自己房中,才感嘆,自己是真的不能小覷天下人。
龐山民雖看著老實,但其實並不愚笨,只是他不願意用心眼兒罷了。
歷史上對龐山民的記載寥寥無幾,可他卻是這時代真真實實存在過的人。
今日,她已仁善為名,躲避了很多實際問題,比方說……若真能行天下之仁善時,她該居於何位?再比方說,屆時還有漢室嗎?
想到這裡,她也真的覺得,仁善這個名頭……是真的好用啊。
難怪,有人用了一輩子。
若真見到此人,她也要看看,是真是假。
……
而另一個房間內,黃承彥與蔡氏卻也沒有這麼早睡著。
“夫人,阿楚是何時遇見的種花居士?”
“不知。”蔡氏搖頭,“自她風寒痊癒,她便日日都往外跑。”
“琮兒可跟著?”
“自然,對了,問琮兒如何?”蔡氏點頭。
“他不會說的。”黃承彥搖頭,“怕是那位居士早有交代,可惜了,無法與這般人物結交啊。”
“是啊。”
……
至於龐山民,洗漱後睡得香甜,勞碌奔波好些天,今天更是忙了一整天,晚上還難得的廢了一堆心思,他已經是沒有什麼精力了。
一旁的諸葛氏,在黑暗中卻是翻來覆去的睡不著。
黃月英的早慧,讓她心驚,可……黃月英與自己夫君的那段爭辯,卻讓她難以入眠。
她自小,也學四書五經啊,亦知孔孟之道……可所有人也都告訴她,她該成家了,相夫教子才是她這一輩子的歸宿。
但她覺得,黃月英說得對啊,行仁善之事,難道還分男女嗎?
想到這裡,她又不自覺的笑笑,心頭不由的又想起了黃月英,雖說看似離經叛道,卻是一步一步都在尋著她自己的道啊。
黃月英才十三歲啊。
而她諸葛芮,卻已二十有餘,虛長了這許多年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