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呼叫資訊的覺知 (第2/2頁)
靈天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做夢的時候,夢中經常會發生各種光怪陸離的奇妙事件。”
“你會發現,有時候你在夢中是第一人稱視角,有時候你在夢中處於空中的第三人稱視角。”
“有時候,你在夢裡的身份與你現實之中大同小異,有時候你又會在夢裡完全變成另一個人而不能自知。”
“但是,你都的可以毫無阻礙地代入到新的夢境身份之中,併產生一種真實存在的‘自我感’。”
“有時候,明明夢中那人的記憶、言行、思考方式都不同於現實中的你,你依然可以毫無阻礙地將夢裡那個人認知為【我】。”
“由此可知,這種【自我感】的來源,並不來自於你出生以來所積累的【記憶資訊】——比如:你的名字、你的家庭、你的國別、你的性格、你的喜好等等自我定義。”
“這種【自我感】,恰恰來自於覺知。”
“你平時所謂的自我定義,其實是覺知臨時呼叫你的記憶庫之後,給你組建出的一種暫時性虛幻身份,即虛假的自我。”
“就像有人認為【我是一個從來不敢與人溝通的懦弱者】的身份,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個人的認知發生變化,行動發生變化,新的記憶會逐漸替換過往記憶,這個人就會坦然接受【我是一個敢和任何人溝通的勇敢者】的身份。”
“這一刻,自我的身份定義就產生了變化。”
“但是,無論是恐懼溝通的前者,還是不恐懼溝通的後者,覺知本身沒有出現任何變化。”
“唯一變化的,是這個人意識中所抱持的、時刻被覺知在無意識中所呼叫的記憶與定義。”
“從這裡就可以知道,我們出生以來接收到所有來自外界的資訊,其實都是被不斷填充然後臨時呼叫的資訊儲備庫。”
“我們從外界接收到的任何資訊,都不代表我們自己的本質,因為本質不是那些會不斷改變的東西。”
“而是那個一切外在輸入的資訊消去之後,最終剩下的那個無法被消去東西——心。”
“換而言之,心就是覺知,覺知就是心。”
“如果我們認同於過去發生的資訊,會認為自己的個性、性格、弱點是無法改變的,是完全天生的。”
“若是發現了自己意識的本質,就會認識到。”
“你的生命之中,唯一伴隨你而永遠存在的,直到你死亡為止也不曾改變的,唯有覺知本身。”
“除此以外,你被外界輸入的一切資訊,都是可以被隨意轉換、編輯和改變的,不存在無法改變一說。”
“也是為什麼,同樣惡劣家庭環境下長大的、一對同時出生的雙胞胎兄弟,依然會有哥哥成為屢教不改的罪犯,弟弟成為正直仁慈的律師的現象。”
“不是外界對他們輸入的資訊,完全決定了他們未來會成為一個好人或是一個壞蛋,而是他們在個人成長經歷中,覺知選擇了以消極方式還是以積極方式去呼叫外界資訊,創造自己的身份定義。”
“心懷天堂的人,在地獄之中活出天堂;心懷地獄的人,在天堂之中活出地獄。”
聽到這裡。
希尼婭忍不住右手握拳輕敲左掌,一臉感慨:
“原來如此!”
“聽你這麼一說,一下對很多問題豁然開朗。”
“原來,人類意識的本質不在於記憶資訊,而是在於時刻呼叫資訊的那個覺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