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尤其是嘉靖朝的老臣,已經有人緊緊的鎖起了眉頭。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前有太上皇在,皇上尚且要顧上幾分情面。眼下太上皇已去,皇上大權在手。眼看著蕭墨軒手執詔書站在城樓上。徐閣老似乎也已經失了勢。
下面到底是會藉機把他們這些老臣一掃而空,還是會開恩讓他們慢慢的挪出位去?
&ldo;聯&rdo;以家人入繼大統,獲奉宗廟四十一載,深惟享國久長,累朝未有,乃茲弗起,夫感何憾!&rdo;
蕭墨軒略有些憔悴的聲,遠遠的從城樓上傳了下來。
&ldo;聯之一生。只求四字,功七過三,得而可瞑於天!&rdo;
&ldo;皇帝仁孝,可安天下;諸子藩王,朝廷諸臣,各安其命,克己用忠。詔告中外。鹹使知聞。&rdo;
雖然不過短短的三句話,可蕭墨軒徐徐念來,竟是花了好一番工夫。
而直到蕭墨軒唸完,承天門下的眾人,卻又尚且沒能回過神來。
雖然嘉靖帝早就做了太上皇,可為太上皇頒寫遺詔,仍然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甚至有可能讓自己的話變成日後大明朝的祖制之一。
分量這麼重的一件東西,他蕭子謙卻只寫了短短的三句話?而且聽起來幾乎都是客套的話,幾乎什麼都沒說出來。
是我們傻了。還是他蕭子謙傻了?這麼些年,已經鮮有人再提起當年那個,&ldo;愣頭青&rdo;的稱呼,可是今天卻湧到了嘴邊又不敢說了出來。承天門下,幾乎人人都是面面相覷。
先不說眼下蕭各樓臺權傾天下,只說他蕭子謙能站到城樓上去讀,那份詔書自然也是給皇上看過了。皇上都不說什麼,咱們還幫他蹦達個啥?再說了,蹦達又如何,詔書都讀完了。
倒是那些從嘉靖朝就開始主政的各部各司的官員,大大的鬆了一口氣。看來無論是皇上還是蕭閣臺,都沒有在朝廷裡大動干戈的意思。
大喪三日,暫免朝禮。唸完遺詔的蕭子謙,像是完成了一個巨大的心願一般。朝皇上微一行禮,向著城樓下走去。
早晨剛剛升起的太陽,將行走在階道上的蕭墨軒的影子拉得長長的,竟是顯得有幾分落寂。
蕭子謙,權傾天下的蕭子謙,若是說他寂莫,恐怕每個人都會拍股大笑。可是承天門下的人山人海中,又有幾個人能明白。寂賓獨行的蕭子謙,這個世界上,能瞭解他的人,又少了一個。
七功三過,這句話並不是嘉靖帝自己所說小而走出自蕭墨軒之手。百年之後,當所有人談起嘉靖帝這位歷史上的君王之時,卻都不禁要引用蕭墨軒的這一句話。
再偉大的人。也不能自己評說自己的功過。蓋棺定論,功過莊是後人分說。
有意思的是,當後人們讀起這段歷史的時候,翻遍了整篇史書,卻也找不到嘉靖帝究竟有什麼大功,甚至足以留下一化功三過的評價。按照常理來看,嘉靖帝只是一個平庸的守業之君,雖無大錯,亦無大丁。
如果非要說大功,那麼也只有擢用了蕭墨軒這麼一條。
要知道,即便是幾成完人的蕭墨軒,在後人的傳說之中,也只不過留一下一個九功一過的評價,而不是什麼十全公。可偏偏每個人又都以為嘉靖帝這個。七功三過這個評價還算是中準。
誰也不知道嘉靖帝為什麼會選擇了蕭墨軒小而後人們在研究蕭公一生的時候,也總是感覺他身上籠罩著一種神秘的光環。讓人根本看不清楚他本來的面目。
甚至有些蕭墨軒談過的東西,直到兩三百年以後才被逐漸驗證。當人們高呼和感慨著一世奇才的時候,更加深了籠罩在蕭墨軒以及嘉靖帝身上的那種神秘的光環。
興許,蕭墨軒也知道嘉靖帝並沒有那麼偉大,他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