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回顧25年 (第2/2頁)
商業機密也是機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華夏一位大學教授曾經有過這樣一段論述,愚蠢的人有幾個明顯特徵:對於造出來的神納頭就拜;對從未見過的人恨之入骨;對從未做過的事引以為傲;對別人畫的餅深信不疑。
華夏是華夏八千多萬百姓的華夏,華夏非一人之華夏,華夏非一黨一派之華夏,華夏非一教之華夏,華夏應該是華夏百姓之華夏。
這個世界所有的人報恩的應該是自己的父母和幫助自己的人,華夏政府並不需要人報恩,政府是華夏百姓養活的,如果真的需要感恩的話,應該是我們這些無法直接創造價值的人感恩華夏所有百姓。
華夏的領土完整需要我們的子孫後代不斷堅守,這是每一個華夏百姓的責任和義務,因為這是我們共同的家。
對於華夏未來,我希望華夏百姓都能抬頭挺胸做人,任何人都敢於對不公發聲。
一個國家要維持穩定,絕不僅僅依靠某一個人或者某一群人,需要的是所有百姓在法律框架下的合作。
我早就說過,如果一個國家從上到下只認金錢和權力,那麼我們就遇到大麻煩了,因此,所有的人要警惕。
華夏百姓努力工作,不應該是成為人上人,應該是讓自己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我們不能對任何行業有所歧視,工作並無高低貴賤之分,只是大家謀生的一種手段而已。
華夏應該注重人的價值,隨著工業化發展,人力成本必然增加,未來的華夏,工業化產品會相對便宜,需要人工的成本必然增加,這也是尊重我們自己的一種表現。
最後,我想告誡所有的同事和未來的華夏官員們。
以華夏八千多萬百姓的利益為中心,我們要堅持開放、包容的基本國策,要永遠以貧窮百姓的生活來評價華夏百姓的生活,任何時代富裕的人都不會過得太差。
……
劉恢洋洋灑灑的一篇文章,在華夏引起了不少反響。
直到這一刻,大家才發現,劉恢是真的要離開華夏政治舞臺了。
如今37歲的劉恢,從遼東算起,已經執政25年了,所有的人已經習慣了劉恢的存在。
眼看時間進入倒計時,讓無數人難免有些傷感。
華夏很多百姓希望劉恢留下,但是他們更加清楚,這樣一來,華夏堅持的法治必然遇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