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第1/2頁)
[美]大衛·哈伯斯塔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聞週刊》爭奪戰
他們當中沒有人熟悉格雷厄姆。20世紀40年代末,布拉德利曾在《郵報》工作過很短一段時間。他喜歡格雷厄姆對人不恭的態度。他對1951年的事毫不介意。當時他向格雷厄姆告假去試一試覬覦已久的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格雷厄姆回答布拉德利的方式正是他所喜歡的方式:&ldo;去你媽的,布拉德利,你不是早已去過哈佛了嗎?&rdo;他們三人討論了格雷厄姆方案,認定他是一筆很好的賭注。格雷厄姆比大多數出版商年輕、開通,也比他們知道的大多數人富有。布拉德利給格雷厄姆打了電話。他應邀在當晚九時去了格雷厄姆住所。他在那兒呆到第二天凌晨四時,最後,他感到自己有些死皮賴臉。他對雜誌的財政和商業業務一竅不通,所知道的只是向人乞求一筆一千一百萬的款項。他認為人應該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而眼前的這個雜誌就是一個機遇,他不願意為《時代》做事。格雷厄姆對此事立即產生了興趣。他的所有感官都開始行動。他讓布拉德利把說的全部內容寫在紙上,布拉德利照此做了,第二天他整整一個晚上沒睡,寫了五十頁的備忘錄。格雷厄姆的興趣變得更加濃烈。布拉德利後來發現,格雷厄姆當時正處於狂躁期中,他本人清楚這一點,他要求布拉德利寫上他的律師、財務經理人弗裡茨畢比的名字。他告訴布拉德利:&ldo;弗裡茨很不錯,每當我頭腦發熱,他就給我降溫。&rdo;此時,他擔心自己頭腦發熱。而這次畢比沒有潑冷水。他力促格雷厄姆行動起來,他嗅出這是一樁很好的買賣。畢比對新聞交流並不熟悉,但他清楚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機會,《新聞週刊》的錢櫃裡有三百萬美元,還有一些其他令人羨慕的財產。
格雷厄姆在做《新聞週刊》這筆生意的過程中顯得才智出眾,表現了他的全部能力。當時他正重病在身,頭腦仍然十分清楚。他勇氣十足,充滿著創造力和魅力。雖然《新聞週刊》的正式標價為一千五百萬元,可最後真正易手的錢還不到七萬五千美元。這是當代新聞界一次最大的盜竊。格雷厄姆親自掌握著這次交易,他意識到可能會出現競爭,紐豪斯(sewhoe)可能插手,他了解紐豪斯的工作方式,先算出標價,一塊錢一塊錢往上加。所以格雷厄姆立即動手調動他的私人關係,格雷厄姆派布拉德利去見文森特阿斯特的寡妻布魯克阿斯特(brooke astor),因為布拉德利的雙親是阿斯特夫婦的老朋友(自從布拉德利夫婦每年去緬因州拜訪阿斯特夫婦後,老布拉德利老是抱怨說,在投資方面世上再也沒有人比文森特阿斯特更小氣的了);隨後,格雷厄姆本人又出面說項,他完全迷住了布魯克阿斯特,菲爾答應將繼承阿斯特上校在該雜誌堅持的新聞傳統,這一點特別能打動人心,因為阿斯特上校根本就沒有建立過什麼新聞傳統。他還運動埃利奧特去做工作。阿斯特夫人喜歡這批才華橫溢、風度翩翩的年輕人,她告訴朋友,菲利普格雷厄姆是她多年來未遇見過的最迷人、最富冒險精神的年輕人。在此同時,阿爾弗蘭德利被派往羅馬去見埃夫裡爾哈里曼。哈里曼定居羅馬,他擁有周刊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阿爾弗蘭德利曾經為埃夫裡爾哈里曼做過事。格雷厄姆還對一位名叫艾倫貝茨(alan betts)的銀行家做工作,他是阿斯特基金會的代表,是一個不易動心的人,就連這樣的人,格雷厄姆的風格也起了作用。
最後,主要的競爭對手是雙日出版社(doubleday)。正式開價的頭一天,貝茨去見埃利奧特和《新聞週刊》的業務經理吉布森麥凱布(gibn abe),他對他們說雙方出價幾乎相等,而阿斯特董事會將尊重他們的感情,看看他們更傾心於哪位買主。事實上,他就可以保證董事會按他們的願望行事。埃利奧特和麥凱布都已陷入和《華盛頓郵報》的交易之中,他們清了清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