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以李二這才答應師父楊老頭,離開東寶瓶洲,去尋找自己的證道契機。
當時老人洩露過天機,說了一句,“你李二破境不在生死間。”
李二環顧四周,突然有些了悟。
為何楊老頭要他故意壓制李槐的天賦根骨,又為何齊先生在那晚登門拜訪,喝酒的時候,看似隨口聊了那些,“強者拔刀向更強者”,如此回頭再看,這根本就是齊先生認可了他的武道,當時齊靜春就清清楚楚點透了,他李二自己一直在走、可惜卻從未自知的腳下大道。
向更強者出拳,沒有錯!
跟宋長鏡的那場生死之戰,李二本就佔優,他其實鬥志不高,只不過是恩師的吩咐,聽命行事而已,加上也確實想知道自己的武道斤兩,到底有多少,所以最後打得還算酣暢淋漓,可內心深處,李二並沒有覺得那是自己想要“出一口氣”。
但是如今與整個大隋為敵,若說起因是為兒子李槐打抱不平,那麼現在八面樹敵,身陷虎狼環視的境地,李二笑了,開懷大笑。
李二之前在東華山之巔,他分明想要說點什麼,可偏偏不知道該說什麼,那就只能打個明白。
於是在驪珠洞天窩囊了一輩子的李二,想通了,自己兒子這麼聽話懂事,還受人欺負,他這個當爹的,如果九境實力不夠分量,未必打得服對手,那就破開他孃的九境,來個十境再說!
李二深呼吸一口氣,默默感受著來自四方八面的無形壓力,在心中默唸道:“先別急,飯要一口一口吃,這磨刀石還不夠沉。”
手無寸鐵唯有一雙拳頭的李二,和那憑藉大隋龍氣塑造出一副金身、也無任何神兵利器的老宦官,開始對沖而去。
武道極致,全無半點花哨招式可言,不過是快準狠三字,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道,打到對手身上最弱的地點,以水磨功夫相互消耗,看誰能夠支撐到最後,誰站著就生,倒下則死,就這麼簡單。
兩位九境巔峰的世間最強大武人,每一次出拳對撞,相互捶在對手身上,都讓那些皇宮邊緣地帶的練氣士和武人,心湖大震,氣機絮亂。
李二和蟒服貂寺的廝殺,已經無異於山上的神仙打架,這不比殺力有限的江湖廝殺,千萬莫要湊近了看熱鬧,這是山上仙家一條不成文的規矩。
看戲看戲,會真的把性命看丟的,至於拍手叫好或是指點江山,那更是大忌,練氣士之間的爭鬥,往往法寶迭出,大範圍殃及池魚,越是拼命,輾轉騰挪極其遙遠,很容易就從一處戰場掠至之前的戰場之外,加上一個不留神就會籠罩方圓數里數十里,動輒生機全無,這要還敢貪圖熱鬧,不是找死是什麼?
之所以這些打得蕩氣迴腸的巔峰之戰,仍然有人願意冒死觀戰,那都是強者遇上更強者之間的廝殺,為了砥礪心性,借他山之石攻玉,試圖查漏補缺,完善自身術法的缺陷漏洞,可不是為了點評這一招打得漂亮那一拳出得刁鑽。
所以年邁宦官在生死一線之間,身為大隋京城的守門人,仍是在出拳間隙,跟李二立下了一條規矩,“出武英殿廣場者輸!”
可謂用心良苦。
所幸李二點頭答應下來。
兩人在方寸之間,打出了天翻地覆的雄偉氣概。
本來齊整平坦的武英殿廣場,早已磚石翻裂,溝壑縱橫,大片大片的崎嶇不平。
就連兩邊硃紅高牆都已多出十數個大窟窿,李二身後不過四五個,蟒服宦官身後高牆破碎更多,有一處接連撞開三個窟窿,導致一段牆壁全部倒塌,像是開了一扇大門,每次兩人都不曾真正退出高牆之外,這意味勝負未分,還有得打!
年邁宦官雖然劣勢不小,可是愈挫愈勇,沒有半點頹勢,象徵權勢的鮮紅蟒服愈發破碎,可是那副難以摧破的不敗金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