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總要有個‘拖兒’ (第2/2頁)
沒有感情的手機掠奪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自己的幸運。
伴隨著樂曲的進行,站在源景身邊的兩名少女輕輕地張開雙唇——
“ofreunde,nichtdiesetöne!”
“ndernßtunsannehreanst,undfreudenvollere”
“freude!freude!”
藤原千花的母親現在的工作是外交官,正因如此,她便從她的母親那裡習得了多門外語。
《歡樂頌》的原詞來自於德意志的著名詩人席勒,因此其歌詞自然而然便是由德文所著。
兩人的合唱雖然仍然有些稚嫩,但是顯然也是經過了某位專業人士(指冬馬曜子女士)極為細心的指導。如果只看這一首《歡樂頌》的話,兩人無疑已經相當合格了。
但隨著樂曲的進行,某種說不出的情感開始出現在眾人的心中。
《歡樂頌》是貝多芬所寫的第九交響曲的一部分,這本該是由低音提琴、中提琴、小提琴、鋼琴、單簧管、圓號、定音鼓等等諸多樂器組合在一起才能完美演奏而出的偉大樂章。
少年的低音提琴的水平堪稱大師,兩位少女的合唱也可圈可點。但越是如此,便越發顯現出一種令人惋惜的缺憾來。
“咔噠。”
似乎是無法忍受這種缺憾,眾人中有一名少女邁步而出,在其他人驚訝的目光中,冬馬和紗輕輕地躍上了舞臺。她小心地繞過了三人,隨後開啟了舞臺上三角鋼琴的蓋子。
柔和的鋼琴音流淌而出,仿若一股新生的溪流,就這麼融入了這片名為《歡樂頌》的大海中。
少女的行為,只是一個開始的訊號。
在鋼琴之後,是便是中提琴與小提琴這一對孿生兄弟,隨後單簧管也加入了進來,再之後是圓號,而除了兩位少女的聲音外,合唱部眾人的聲音也加了進來……
今天下午,讚頌快樂的聖歌將整個禮堂浸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