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健康的實驗體。洗完澡以後,為俄國“馬魯太”準備了相當高階的黑麵包和肉湯;為中國“馬魯太”準備了鬆軟的肉包子等晚飯。為了讓他們好好地睡一覺,晚上九點鐘就熄了燈。
翌日清晨,各研究室派來的人在特別班人員的陪同下,巡視每個單人牢房。這是為了預約實驗材料,雖然有點像在妓院裡挑選妓女似的,但是,在柵欄裡關押的卻是“馬魯太”。
根據有關人士共同做出的證詞,“馬魯太”中,中國人佔70%,俄國人等外國人佔30%,其中包括朝鮮人和蒙古人;從年齡看,絕大多數是二十歲至三十歲之間的人,四十多歲的人就算年齡最大的了,沒有一個五十歲以上的“馬魯太”。
他們從窺視窗巡視了剛關押進來的“馬魯太”以後邊走邊說道:
“我們要那個高個子的吧!……還有二號牢房裡關的那個紅臉胖子也不錯。”
“是XXX號和XXX號吧!明白了。”研究室派來的人和特別班人員之間進行著評議,這是殺害“馬魯太”的評議和選擇。
有時,連這種評議也可以省略掉。各研究室打個電話來訂貨:“無論什麼體型都行,請適當地找出20個健康的‘馬魯太’來!”
731部隊的特點是,不僅軍人而且文職人員也在進行這種惡魔的訂貨。各研究室派出的人都是有文職人員身份的醫學工作者,是研究人員,也是助手。
順便提一下,部隊裡有一個圖書室,儲存著不少醫學書籍,如巳故慶應義塾大學教授、醫學博士岡島敬治著,該校醫學博士谷口虎年修訂的《解剖學》(吐鳳堂發行)、《病理解剖術式》(陸軍省醫務局內陸軍軍醫團發行),西成甫、鈴木重武著《改訂人體解剖學》(巖波書店發行)等。這些醫學書籍上都蓋有藍紫色的“石井部隊圖書”的橢圓形印章,供隊員們利用。
部隊裡許多醫學工作者以醫學的名義挑選健康的人作為活體實驗材料像生活消費資料般地消耗掉。“那傢伙反正要判死刑,如果同樣都是死的話,那麼就先讓他對人類做出貢獻後再死。”這種邏輯一直在731部隊的醫學工作者中通行無阻。
“馬魯太”個人小傳
為了把關押在特設監獄中的“馬魯太”作為活體實驗材料來使用,需要辦理一系列的手續。
首先,第一部各研究班確定研究主題,並由班長(高等官)向委任官級的文職人員下達“調進馬魯太”的命令。
領取時,不能憑口頭,需要書面申請。在申請書上填寫研究課目、使用“馬魯太”的數量等必要事項之後,經器材部部長批准,再去副官(衛生中尉)室提出書面資料,加蓋隊長印章獲得許可,再將它送往特別班後才能領取必要數量的“馬魯太”(從第XXX號到第XXX號)。
領到“馬魯太”之後,在仔細詢問病歷的同時,還要詳細瞭解迄今實施的實驗情況,並進行嚴格的體檢。
進行這些檢查,是技術員和下士官的工作。如果“馬魯太”超過10人時,在安達進行露天實驗,而通常室內實驗只限3…5人。
辦完以上領取手續之後,開始進行實驗。
“實驗結果必須準確,具有科學的客觀性。因此,需要健康的‘馬魯太’。但是,並不一定每次都獲得理想的純正的實驗材料。所以各研究班都虛報申請人數。領到的‘馬魯太’中,如有病弱者時,雖可以作為實驗基礎來使用,但是,不作為資料來使用。”原部隊人員作證說。
在“馬魯太”中有一位年約18歲被人誤認為是歌舞伎演員的美少年。部隊廣泛傳聞:在“馬魯太”中有一位美少年被殺掉太可惜。因此,他被分配到有關研究班後,都以“病弱”為由沒有使用他。據原部隊人員回憶,聽說直到731部隊撤退之前,這位少年一直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