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4/5頁)
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學經濟學家重組俄羅斯經濟方案的首要目標是阻止另一個資本主義經濟大國的形成,避免出現一個由得到本國政府強大支援的俄羅斯人所有和控制的經濟體。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目標是削弱俄羅斯和“阻止資本主義競爭大國的發展”。①
前蘇聯對軍事生產的重視始終超過對民用部門的投資。這使國家經濟計劃人員把最好的管理人員、原材料和勞動力分配給國防工業,使蘇聯成為第一個把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並且能夠生產出一些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據估計,蘇聯對國防的投入佔到經濟總產值的25%。蘇聯的垮臺——隨後強加給俄羅斯的經濟重組計劃——對國防工業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①
俄羅斯的軍工聯合體和高科技工業是美國國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公司和羅克韋爾國際公司——最感興趣的獵物之一。航空、核物理、光纖和衛星技術等領域的俄羅斯頂級科學家在美國所獲得的報酬至少是在俄羅斯的50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宏觀經濟政策使俄羅斯的航空和高科技工業大受傷害:“人才和科學技術被買斷,而生產設施要麼被接管,要麼被關閉。”②
同北約和西方國家談判達成的“軍轉民專案”是破壞俄羅斯國防工業的主要元兇。這些專案要麼有利於外國公司接管俄羅斯的防務部門,要麼阻止它們成為另一個競爭對手。因此,西方資本家控制了“俄羅斯的知識庫(智慧財產權)和人力資本,包括俄羅斯的科學家、工程師和研究機構”。此外,“軍事裝備和工業設施被拆解成廢舊金屬,在世界商品市場上出售”。②
由於對國有資產私有化和盜竊,俄羅斯人民陷入了貧困:到1993年,一半以上的俄羅斯人生活在貧困之中。他們被剝奪了基本醫療保健和教育機會。寡頭和其他犯罪分子接管了俄羅斯,並且成百上千萬的美元被轉移到紐約、倫敦、特拉維夫和日內瓦的銀行。“大規模掠奪、失業以及隨後的貧困和絕望導致在蘇聯時代幾乎看不到的自殺、精神紊亂、酗酒、吸毒和疾病等現象大幅度增加。”2003年,俄羅斯男性的人均壽命只有58歲,並且大約有1500萬人過早死亡。《華爾街日報》預言說,俄羅斯人口在未來的數十年裡將會減少30%。③
儘管大多數俄羅斯人生活在駭人聽聞的條件下,但是俄羅斯的寡頭們卻成為有錢人。43歲的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Mikhail Khodorkovsky)成為俄羅斯的首富,據估計其淨資產超過70億美元。他在私有化期間購買國有資產幾乎未花分文。另一個寡頭是出生於1966年的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他掌握著一家石油公司、製藥公司和鋁業公司。他還是英格蘭切爾西足球俱樂部的主人。他目前居住在倫敦,並且希望把自己所有的資產轉移出俄羅斯。
19世紀,美國的強盜式資本家建立了商業壟斷,並且推動了美國經濟的發展。與此相反,在私有化的過程中,俄羅斯的寡頭透過接管現有的企業而成為富人,但對俄羅斯的經濟卻毫無推動作用。①據估計,目前一小撮寡頭控制了俄羅斯85%的私人企業,並且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群。根據《金融時報》的報道,俄羅斯的形勢確實非常嚴重。俄羅斯要麼必須大赦那些竊取國有資產和犯下經濟罪行的寡頭,要麼必須發生一場革命。②
隨著2000年普京任俄羅斯總統,克里姆林宮與寡頭之間的關係發生了急劇的轉變。不久,媒體大王弗拉基米爾?古辛斯基(Vladimir Gusinsky)和石油航空巨頭鮑里斯?貝瑞左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遭到了刑事犯罪指控。他們的財產和企業被沒收。貝瑞左夫斯基流亡英國,在那裡抵制俄羅斯的引渡。③俄羅斯最富有的寡頭和尤科斯石油公司的所有者霍多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