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舉事 (第1/2頁)
爪哇邊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夷道城。
黃權統萬人將夷道城四面圍住,但並不攻打。孫桓也知,在夷陵未分出勝負前,夷道是安全的。
讓孫桓沒想到的是,蜀軍雖然不攻城,但是卻在城外行誅心之論。
“汝等大都督已內通大漢,故意置汝孫家於死地,報宗族之仇也。”
“凡荊州舊人,凡投誠者,一概不問。獻城者,官升三級。獻孫桓首級者,必為百里長。”
“孫桓若建大功,吳侯必誅之。何不見周瑜、魯肅、呂蒙之後為大官。”
這些言論讓年方二十五的孫桓很難受,但城外蜀軍人多勢眾,自己率軍出城只怕稱了蜀軍的意。
本想命主簿針對蜀軍言論一一駁斥,但帳下諸將都勸道,只要蜀軍退走,這些流言自會煙消雲散。
與被迫堅守夷道的安東中郎將孫桓不同,武陵的奮武中郎將潘濬可謂春風得意。
自降吳以來,雖然有同僚不恥其借歸家引孫權登門以邀名,但孫權對其比劉備更重用的行為,讓潘濬很是受用。
比起關羽驕於士大夫,整天搜刮荊南北征襄樊,讓荊州眾官僚共克時艱。特別是關羽整天藉著犒軍之名,讓荊州大姓無法休養生息。比起北伐,潘濬更希望自家的土地莊園能夠佔滿荊南,多隱匿點五溪蠻做奴隸附庸。
而作為關羽的荊州治中,潘濬只能理民事,不能掌軍,因此只能在關羽的威逼下忍氣吞聲。
現在好了,孫權讓他繼續擔任荊州治中,領奮武中郎將,領兵五千駐紮武陵郡城臨沅,可謂風頭正盛。
在此志得意滿之際,潘濬藉著三月踏青,在漢壽舉行盛大的打獵活動,衣錦還鄉。
主簿董恢諫道:“江北正在大戰,明公不宜輕動。”
潘濬毫不在意:“夷道不破,武陵自安。休緒多慮了。”
董恢苦勸道:“明公若離郡城,也請留下文龍公子領三千士卒鎮守,以免霄小作亂。”
潘濬做了折中:“吾留阿秘持吾佩劍率兩千人鎮守此地。見吾佩劍,如吾親臨。”
董恢嘆氣而出,語左右道:“潘承明乃守戶犬耳。江北若戰事不順,武陵失矣。”
潘濬聞之,令其歸家思過。便留潘秘領二千士卒,自領三千與潘翥歸漢壽踏青。
武陵城外。
馬良、趙統率一眾士卒潛伏在城外,先派沙摩柯進城聯絡,面對武陵蠻缺兵少甲的問題,趙統讓沙摩柯回邑落收集兵甲,僅得數十獸皮與短刀軟弓若干。趙統便讓沙摩柯將蠻兵中披甲持兵者隨軍奪城。餘下人等由沙摩柯帶入城中潛伏,在攻城時擾亂敵軍部署。
而沙摩柯留下頭目名曰覃德,是個懂漢話的精夫。
覃德拱手道:“小趙將軍年少有為,首次臨陣便破城斬將,覃某佩服。今隨將軍攻城,願隨將軍左右,一同浴血。”
趙統道:“首領過獎,此戰亦需首領同力。”
覃德哈哈大笑:“某雖為楚蠻,也慕漢家王化。久聞蜀中繁華,此戰後,吾便將邑落之人,遷入蜀中。”
趙統也附和道:“若是這天下之人都如首領一般,何愁漢室復興。”
兩人大笑。
“少在這裡互相尬吹了。”系統的聲音不合時宜的在趙統腦海響起。
“系統你這是良心發現了,準備要給我幫助?”
“你這宿主除了要我幫助,還會做什麼?”
“不然要系統做什麼?你看某點網站的穿越文,要麼不帶系統自己雙手打拼,要麼系統非常強力,能指引主角前進的方向。”
“我跟他們的系統不一樣。”
“不一樣?不一樣就沒後續了,難道你要逆觀眾老爺的口味?”
“行行行,算我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