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秦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九州仙人諸事志·北玄上武大帝求道傳》(上卷)
北玄仙人者,原荊州人士,本姓匡,俗名慧海,表字靈洋。九天四方玄冥澤之主,北玄武七宿之尊。代天巡北,鎮服窮荒,御魔千年,未曾南下。號“鴻蒙守戰無敵,卜算天下第一”,以卜佔天,可前溯千年、後預千年。
然天妒英才,以人力代天行終有不殆。故北玄仙人自降生起,多災多難,難守其財,難保其身,難爭善緣。修行至仙,此中苦難,難以言說,旁人難知也。
此生多厄,故為人謹慎慮行,心思縝密,行事多思多慮,趨利避害。世人不解,常誤之,汙名謂之“縮頭龜”、“慫貨士”。幸北玄仙人為人寬厚仁慈,自在隨性,未曾在意。
直至破空成仙,成仙之日恰逢魔徒南下,自告御守九州,護北域三城。以一戰三,九日不退,彰顯守戰威名。戰後北玄仙人揚名鴻蒙,世人方知北玄之艱辛,方崇北玄之偉強,昔日咒罵者無不掩面羞愧,不敢直言。
書者有幸,獲邀編纂《九州諸仙志·北玄仙人傳》。然北玄仙人此生坎坷,一書難以記全,故分《求道傳》《破厄傳》《蕩魔傳》。此文為《求道傳》,簡述北玄仙人自降生起,至趕赴太一門求道止,總計三百餘年。跨幅極大,年代久遠,不可盡述,此文為上卷,只講述北玄仙人入道經歷,下卷講述入門坤靈派與求道太一門。後續詳情可見《仲平紀事·北玄仙人本紀》若有遺漏,還望北玄仙人海涵,望讀者包涵。
序末,特別感謝九天宮藏書閣提供的史料支援以及玄冥澤首徒鬥獬真君口述補充。
九州國亂,民不聊生。八王各自為政,四方動盪,東有徐揚二州爭伐不休,南有海荊兩地禦敵疆外,西有越梁二賊狼狽為奸,北有青豫兩傑鎮魔守邦,另有京州易主,王朝頻立。四方動亂,致使國祚凋零,神器難尋。
就在九州動亂之際,荊州內部卻一如往常地平靜,畢竟是少數沒有直接參與九州國亂的地域。它和海州自發共同構建了九州的南部戰線,預防南海海妖和龍族趁亂襲擊北上。
此外和揚州的山水書院明哲保身的想法不同,同為“五宗”之一的掌劍山在整個荊州掀起了尚武崇劍的風尚,致使荊州百姓武德充沛,又有劍客之風氣,喜好懲惡助強。即便外面已經亂成一鍋粥了,荊州內部還能難道得地保持安定。
也因此,在這動亂的年代,荊州成為流離失所的九州百姓所向往的地方,不少人逃難到了荊州。所幸荊州夠大,暫時容納得下這些流民。這對於他們而言,已是萬幸。
而荊州鄂楚郡夷陵縣陽山城下一座名叫河家圩的小村莊,最近卻不太平靜。原因很簡單,村子賴以生存的河流裡,來了一隻妖怪。
那是一條紅色的鯉魚妖,體長三丈,口吐人言,前些日子隨著一批逃荒路過村子的人一起出現在河裡,然後便佔據了整個河流的上游,聚集石塊攔住了河流,在上游修建了一個湖泊供自己居住。這導致處在下游的村莊開始缺水,日常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河家圩的村長把這件事上報給了城主,在這樣的亂世裡還能恪守本職的前朝官員已經沒幾個了,他們城主就是其中之一。之後在幾個身強力壯的小夥子陪同以及幾名天師的保護下,城主親自去找它談了談。
那鯉魚妖看起來修為不低,卻是個講道理的主。它說它叫蘇赤綾,原本是揚州某個修仙家族的護院妖獸,有著金丹期的修為。但不幸的是那個家族被仇家滅了門,它運氣好從地下水道跑了出來,一路上沿著地下暗流兜兜轉轉,才最終來到了這裡。
談了一天,城主和它談出了個結果:蘇赤綾表示它幫城主護城,只要給它提供一個住的地方就行。城主答應了,畢竟它是怎麼說都是一個金丹大妖,整個陽山城都只有兩個金丹,多一個高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