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頁 (第2/3頁)
[美]斯塔夫理阿諾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儘管還不能滿足所有人類的慾望。其次,發動戰爭將使勝利者和失敗者同歸於盡,因為其前景是一場核毀滅。在這種根本變化的新形勢下,&ot;懸崖勒馬&ot;哲學的倡導者堅持認為,倘人類停留在從1945年廣島的原子彈爆炸到未來可能爆發的星球大戰的升級過程中,就不啻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種族滅絕升級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全體滅絕。
愛因斯坦早在1916年5月的公眾演講中就曾這樣認為:&ot;原子釋放出來的能量已改變除我們思維方式之外的一切事物,因此,我們將日漸走向空前未有的大災難。&ot;為了制止人類這種發展趨勢,愛因斯坦在其晚年除了撰寫科學論著,還撰寫了大量關於倫理道德和社會問題的文章。他這樣寫道:&ot;光有知識和技能並不能使人類過上幸福而優裕的生活,人類有充分理由把對高尚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唸的讚美置於對客觀真理的發現之上。人類從象佛陀、摩西以及耶穌這樣的偉人身上得到的教益,就我來說要出所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建設性的見解更為重要。&ot;
這位原子時代之父的觀點是眾所周知的。而不為眾人所周知的是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佈雷德利(q&iddot;bradley)將軍提出的相同的觀點,1918年11月10日,他在波士頓商會舉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紀念日午餐會上的演講中指出:&ot;我們有無數科學家卻沒有什麼宗教家。我們掌握了原子的奧密,但卻屏棄了耶穌的訓喻。人類一邊在精神的黑暗中盲目地蹣跚而行,一邊卻在玩弄著生命和死亡的危險的秘密。這個世界有光輝而無智慧,有強權而無良知。我們的世界是核子巨人、道德侏儒的世界。我們精通戰爭遠甚於和平,熟諳殺戮遠甚於生存。&ot;
這就是今天全體人類面臨的困境和前景。這種困境和前景令人不安而不是令人快慰,使人感到焦慮而不是使人感到安然。但世界歷史上所有偉大時代的情況無不如此,並且必然如此。因為偉大的時代顧名思義就是轉折的時代。這是急劇變革的時代,其時舊觀念和舊制度遲遲不願退出歷史舞臺.而新觀念和新制度則逐漸而痛苦地成長起來。世界歷史上所有的黃金時代都是緊張和恐懼的時代,伯里克利的雅典,文藝復興的義大利,伊莉莎白時代的英國,無不如此。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