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他看來,鑑於太空戰鬥的實際情況,基-地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應該控制在三天之內,參考蜻蜓的飛行速度,這個距離應該不超過三百萬公里,完全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
兩人沒有對話交流,只是一路疾飛,偶爾有遭遇蜻蜓生物群落也是能避則避,絕不糾纏。
兩天後,他們到達阿爾法03猜測的第一個警結點,很遺憾,撲了個空。
沒什麼費話,接著向第二個集結點進發,因為要劃一個大圓,這一次花了五天時間,仍然一無所獲。
隨即向最後一個可能的集結點移動。
三個猜測的空域都撲空,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甚至可能很大;宇宙無垠,無窮無盡,要在浩緲廣袤的宇宙中找到這些大蜻蜓的棲身之地,這個難度可不小。
阿爾法03這樣的恆星生命體能透過某種規律性的東西來猜測,人類甚至連猜測都做不到。
但貝海洋還是發現了阿爾法03之所以選擇這幾個空域的原因,那是太空無處不在的磁場能量交匯中的平衡點,這就給他提供了某種啟示:靠生命能量戰鬥的蜻蜓種族好像也並不是對環境完全無所謂,它們也有自己的能量使用方式,如果能搞明白這一點,至少就能在某種程度上逮到它們移動的線索。
在第三個可疑的聚集點附近,他們開始頻繁遇到迴歸的蜻蜓生物飛船,如果單從這一點來看,這最後一個可疑空域就很可能是蜻蜓群的前進基-地。
阿爾法03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我們最好從外側靠近,可能還能減少遭遇大蜻蜓的意外。”
貝海洋同意,“那就繞遠吧,這些東西多了,我們不可能做到潛行。”
他們兩艘飛船一路航行至此沒有被發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飛船模擬出了蜻蜓生物飛船的能量波動形式,這樣的飛行能讓蜻蜓生物在遠距離上無法區別敵我,但如果接近到目視距離,就避無可避。
在蜻蜓生物飛船不太稠密的情況下他們能一路摸過來,但如果開始接近前進基地,被發現就是遲早的事;如果從基-地和地球連線的反方向接近,會大大延緩這個過程。
就是他們現在打算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