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平嘍”!幾十年的兵荒馬亂、人命如草的局面終於結束了,大清的版圖完整了,人們也終於盼來了安定。
臺灣統一之後,玄燁沒有像漢武帝打匈奴、唐太宗戰突厥那樣,戰勝即走,得而復失。而是對鄭克塽等以往之罪,盡行赦免,並從優敘錄,加恩安插,封鄭克塽為公、馮錫範為伯、劉國軒為天津總兵,具隸上三旗。此外又封施琅為靖海侯,並根據朝廷會議以及施琅建議在臺灣設府置縣、駐紮軍隊、建設臺灣、開放海禁。
清初因海上反清活動過多,朝廷曾下禁海遷界令,如今四海昇平,便重新開海禁,通貿易,一度開放。
統一了臺灣後,玄燁又開始召集大臣們商討南下巡視一事。南巡不比東巡,民怨諸多,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一直是他的心結。當年多爾袞攝政,曾下“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弊政,更有清軍南下肆虐屠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抗清”在漢人心中,尤其是江南的漢人中,刻骨銘心,永世難忘。
玄燁愛民如子,更繼承他皇父“滿漢一家”的為政之道,南巡,不只為了視察河務,也不是為了遊山玩水,他更想籠絡士紳,維繫民心,化解滿漢多年來的積怨,創立一個真正天下安定的康熙盛世!
因南巡事物紛雜,需要商議以及各方準備,經過整整一年,聖駕才開始起航。
康熙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玄燁第一次南巡。大隊離開近畿要道,一路往南行進。最前面的是開路的鑾儀衛儀仗,旌幡扇傘隨風飄揚,如同一團彩霞,斧鉞槍戟在陽光的照射下,像是閃光的星月。隨後是數十名穿著顏色鮮明的黃馬褂的侍衛騎隊,他們後面,數位內大臣護衛著皇上的御輦,一頂八匹駿馬拉著的華麗的金頂輅。
馬踏著細碎的步子,車行得平穩而莊重。一些御前侍衛和太監捧著皇上的用品圍在御輦四周,以備不時之需。再後面,是侍衛組成的豹尾槍班、弓箭班,從行的王公大臣們就跟著侍衛的隊伍。最後有五百精騎武裝護衛。
車駕從永定門到南苑,文武百官站在護城河邊送行,浩浩蕩蕩的隊伍在大路上行過數日,到達山東境內。
途中一切正常,御輦邊的侍衛、太監,按時給皇上和貴妃進茶點。到了濟南府,放眼望去,綿延起伏的山丘,山勢雄偉,草木蔥蘢。隊伍翻山過、河,穿過村落,群山逐漸高聳、險峻,只是路邊新栽的松柏還不茂盛。跟著御輦的大學士明珠和侍講學士高士奇並馬而行,看看周圍的群山峻嶺,再談談皇上南巡事宜,笑容滿面,其樂融融。
到了泰安,皇帝率諸臣徒步登泰山,再到曲阜祭孔廟,一路上說說笑笑,氣氛活躍不少。
“朕一直坐在大院子裡聽‘孔孟之道’,今兒終於到了孔先師的老家來啦!高士奇啊,你是翰林院侍講,倒也給這些平日不出遠門的大臣們說說。”玄燁一步一步緩慢跨著臺階,身後跟著一大群人。
“是。”高士奇聽到皇上喊了自己,忙點頭,道:“這‘孔孟之道’在於一個‘仁’字,不同的是,孔先師主張‘仁者愛人’,這‘仁’的物件為‘人’,而孟先師推崇‘仁政’,更重為政之道當施以‘仁行’,前者一團和氣,後者一團豪氣,就如當今皇上以‘仁’治天下,致使天下太平,宇內祥和,萬千子民擁戴仁君!”
高士奇長篇大論,玄燁卻只回了一個“哦”,未有過多表態,高士奇站在身後時刻提高警惕,生怕自己說錯了話。
過了好半天,玄燁說:“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朕只是幫著百姓們掌管,今天呀,朕是代替百姓們上山祭拜孔先師!”
“皇上所言甚是!所言甚是!”高士奇隨聲附和,捏了一把汗。
玄燁又走了幾步,忽然湊近身旁的洛敏悄悄說:“這個高士奇,比明珠那隻老狐狸說話舒服,明珠就知道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