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吳太守去世以後,朝廷改任滕述為樂浪太守,此時氏伊已經在郡內紮下了根,收買田地千畝、莊院四處,不大不小也算一條地頭蛇了,因而滕太守不得不加以重用,任命他做督郵從事。中平元年歲末,黃巾亂平,朝廷以甘陵人張岐接替滕述,張太守到任後貪贓枉法,索賄受賄,氏伊屢諫不聽,一怒之下便乾脆掛冠歸隱了。
當然啦,這是從氏家方面打聽得來的訊息,對於氏伊的評價當然會比較正面,而根據阿飛自己的分析,應該是新官舊吏分贓不勻,才導致的氏伊去職,並且去職雖然去職,心懷怨恨的氏老爺仍然在暗中時不時地給張太守下點兒絆子。
氏勛比阿飛大兩歲,生於熹平二年癸丑歲春,中平七年滿十八歲,在郡內耆老的主持下舉行了冠禮,那位耆老說:「《周禮·夏官》曰:王功曰勛。吾師鄭康成解雲:輔成王業,若周公。故可字之曰『輔』。」於是定下表字為:宏輔。
這邊才剛行完冠禮,在族譜中填上舊名新字和冠禮的年月日,突然傳來訊息,敢情中平壓根兒就沒有七年,去歲四月的時候皇帝就駕崩了,諡號為靈,太子繼位,改年號為光熙。於是眾人趕緊手忙腳亂地抽掉剛填完的那條竹簡,修了條新的進去。
從都城雒陽傳信到帝國最東端的樂浪,就算不快馬加鞭,這也用不了將近一年時間啊,阿飛只能判斷,要麼大傢伙兒壓根兒就沒把這個偏居一隅的小郡瞧在眼裡,要麼是沿途的盜賊又重新泛濫了。而且他在心裡竊笑,過不了多久,這族譜還得要改,因為去歲從靈帝起算,其實一共換了三任皇帝,從中平起算,也同樣換了三個年號,然後今年又換,得是初平元年。
他喵的初平之後應該就是建安了吧,舊時代徹底終結,漢末三國的大亂世就此拉開帷幕,自己可要怎麼在這個動盪的大時代裡存活下去啊?不記得後來樂浪郡是被高句麗給吞了,還是歸了遼東公孫家……
這裡要插幾句話:阿飛的前一世終究不是專門研究歷史的,只是個普通的漢末三國發燒友而已,他的記憶有所偏差。中平六年也即公元189年四月,漢靈帝駕崩,少帝劉辯繼位,改元光熹;八月董卓進京,改元昭寧;九月,董卓廢少帝而立獻帝劉協,改元永漢;十二月除光熹、昭寧、永漢的年號,仍稱中平六年。
——也就是說,slg遊戲裡把這年統稱為中平六年,並不是圖省事兒。
而且,190年正旦改元初平,初平以後還有個興平,然後才到建安年號。
這一年的年終,氏家突然遭了禍了。
十一月晦日,氏勛又帶著阿飛、倫家等人出門去狩獵,在野外轉悠了足足兩天一宿,第二天臨近傍晚時分才扛著幾隻兔子、雀鳥和一頭黃羊返回莊院。才進莊門,就見下人們匆匆忙忙地奔來跑去,似乎是在收拾東西。
氏勛覺得奇怪,還沒來得及詢問,先就有管家奔出來,把他喚入內室。阿飛和倫家等人忙著卸下獵物,收拾兵器,洗刷坐騎——這時候阿飛所用的,已經換成了一張半新的桑木弓,弓力接近一石,但坐騎沒他的份兒。雖說朝鮮半島北部頗產良馬,但只是遠郡地頭蛇的氏家也趁不起太多,這一群人當中,只有氏勛和倫家二人有馬,氏勛曾經許諾,等阿飛成了年,就派給他一匹馬騎。
阿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很快就把莊內情況大致摸了一個準。據說將近一個時辰之前,曾有一匹快馬從南方馳來,馬上騎士與氏伊密談了少頃以後,便又匆匆離去了。隨即氏伊就一邊派人去趕緊找兒子回來,一邊下令收拾行裝,神色張惶,似有遠行避禍之意。
據阿飛判斷,大概是張太守和氏老爺的矛盾終於激化到了不得不動手的程度了,那匹快馬既然是從南方而來,應該是郡裡有人向氏老爺通風報信。正面衝突,氏家完全擋不住張太守,即便不透過都尉,張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