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第1/2頁)
顧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統率大軍向山海關進發。隨行的有明朝太子朱慈烺、永王、定王、晉王、秦
王和吳襄等人,這說明李自成仍希望透過君、親之義招降吳三桂。然而,由
於吳三桂同清方勾結已成定局,招降的可能性不復存在了。
同李自成的麻痺大意相反,清廷統治者並不滿足於佔領遼東,隨著明王
朝的急劇衰微,他們趁火打劫的野心迅速膨脹起來,初期是想同農民軍瓜分
明帝國。皇太極去世前不久,對天下大勢已作出了相當準確的判斷,他說:
&ldo;以朕度之,明有必亡之兆。何以言之?彼流寇內訌,土賊蜂起,或百萬,
或三四十萬,攻城掠地,莫可止遏。明所恃者惟祖大壽之兵,並錦州、松山
之兵,及洪承疇所領各省援兵耳,今皆敗亡已盡,即有召募新兵,亦僅可充
數,安能拒戰?明之將卒,豈但不能敵我,反自行剽掠,自殘人民,行賂朝
臣,詐為己功;朝臣專尚奸讒,蔽主耳目,私納賄賂,罰及無罪,賞及無功。
以此觀之,明之必亡昭然矣。&rdo;1在這以前,他命多羅饒餘貝勒阿巴泰為奉命
大將軍統兵伐明時就曾指示:&ldo;如遇流寇,宜云爾等見明政紊亂,激而成變。
我國來徵,亦正為此。以善言撫諭之。申戒士卒,勿誤殺彼一二人,致與交
惡。&rdo;2由此可以窺知清廷早已處心積慮利用漢族內部階級拼搏謀取漁翁之
利。1643 年八月皇太極病死,幼子福臨即位,清廷實權落入攝政王多爾袞手
2 佘一元《哭李赤仙二律》詩序中說:&ldo;平西伯中途聞變,旋師山海,各官星散。&rdo;見光緒四年《臨榆縣
志》卷二十。
3 光緒《臨榆縣誌》卷九,《輿地編四&iddot;紀要》。
4 光緒四年《臨榆縣誌》卷二十,佘一元《哭李赤仙二律》序,其《述舊事詩五首》之三亦云:&ldo;倉庫淨
如洗,室家奔匿多。關遼五萬眾,庚癸呼如何?&rdo;
1 光緒四年《臨榆縣誌》卷二十一,《事實編四&iddot;鄉型下》,程儒珍《關門舉義諸公記》。
1 《清太宗實錄》卷六十五。
2 《清太宗實錄》卷六十三。
中。次年正月,蒙古鄂爾多斯部落來告大順軍已經佔領陝西3,多爾袞等立即
在正月二十七日派使者往陝北同大順軍聯絡,信中說:&ldo;大清國皇帝致書於
西據明地之諸帥:茲者致書,欲與諸公協謀同力,並取中原,倘混一區
宇,富貴共之矣。不知尊意何如耳。惟速馳書使,傾懷以告,是誠至願也。&rdo;
4大順軍榆林守將王良智收到來信時,李自成已親統大軍向北京推進。王良智
雖將清廷來信事報告了李自成,但大順軍領導人對清廷統治者急切於分享勝
利果實的企圖並沒有給以重視。
聯絡大順軍共同滅明的圖謀既未達到,多爾袞等清廷統治者也決不肯放
過擴張自身利益的良機。這年三月,清廷決定大舉伐明。出師之前,范文程
上書攝政諸王,指出明朝滅亡的大勢已定,&ldo;竊惟成大業以垂休萬世者此時,
失機會而貽悔將來者亦此時&rdo;。&ldo;蓋以為明勁敵者我國也,抑則流寇也。正
如秦失其鹿,楚、漢逐之。雖與明爭天下,實與流寇角也&rdo;1。這就為多爾袞
等人用兵提供了總體戰略方針。四月初,傳來了大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