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第1/2頁)
亦見蕭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的心理出現問題,就會出現病態的渴求,比如說暴露狂,異裝癖等等,他們只要做出這些事情,就會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感,而心理扭曲的殺手也是一樣,他們不是為了錢,而是心底那無法壓抑的渴望在驅使他們。」
「大多數的變態殺手從一開始並不是冷血上癮的傢伙,他們在殺人之後也會驚慌,也會害怕,滿足過後是後悔自責,這是大多數連環殺手需要經歷的一個心理過程,自責褪去,渴望升騰,才會進行第二次作案,而往往從第二次犯罪,他們會逐漸失去恐懼和自責,最後只剩下快感。」
「所以,連環殺手和普通殺人犯的分水嶺就會在首次作案和二次作案之後,連環殺手殺人後會有再次作案的渴望,而大部分普通殺人犯並不會有那樣的心裡渴求。」
沈默說的頭頭是道,趙軍力也不住的跟著點頭,聽到這裡,他忍不住開口道:「所以呢?」
「所以,第二起案子太過蹊蹺了。六月十二日是第一起案子,六月十八日就有第二個女孩失蹤,這個變態殺手第一次作案和第二次作案的間隔如此之短,完全不符合心理的成長過程,他的心理飽食期不可能這麼短暫。」沈默解釋道。
「你的意思是,模仿犯罪?」趙軍力想到了一個可怕的可能性。
模仿犯罪是指有人在得知某種犯罪方式後,會模仿兇手的作案手法,這種動機可能來自對兇手的崇拜,也有可能是為了混淆視聽,讓警方不至於懷疑到自己。
「模仿犯罪的確是一種可能性,不過我個人覺得可能性不大,也是同樣的道理,時間間隔太短了,就算是模仿犯罪的謀殺,也需要一個準備過程,六天時間顯然不夠,也不足以讓一個普通人完美模仿兇手的所有手法。更何況,當時警方還是對外封鎖了細節的,畢竟有些資訊是法醫解剖才能瞭解的情況,警方還在嚴查兇手,普通人沒有那麼膽大包天,去模仿作案。」
趙軍力知道沈默說的是死者受到侵犯的事情,這種事情的確不會在現場公開,都是帶回解剖室進行檢驗的,如果第二起案子是兇手之外的模仿犯罪,他沒有道理知道需要侵犯死者。
更何況模仿犯罪中的嫁禍犯罪,大部分都是因為仇殺,而仇殺報復最大的目的就是殺死受害者,讓仇人痛苦,完美的模仿細節很少存在,大部分都是模仿了皮毛而已。
不過,趙軍力很快想到了一個問題,他記得屍檢報告中稱,受害者體表也有傷口,不過大多是死後傷,並不是生前傷,這會不會是兇手殺人後故意模仿的?
趙軍力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沈默立刻搖頭否定了:「我判斷這不是模仿犯罪,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也就是這個案子的蹊蹺之處,目擊者稱,死者被發現時,身上蓋著一個舊床單,是全身都蒙起來的。」
「對。有什麼問題嗎?」趙軍力追問道。
「從犯罪心理學上講,在屍體上遮蓋物體,特別是遮蓋臉部,是內心愧疚的象徵,出現這種狀況,大多都是兇手在殺了死者時候,心中又有愧疚感產生,為了保護死者的遺容,或者說不願意麵對死者無辜的面容,他們才會選擇在上面遮蓋物品。這顯然不符合一個冷血殺手的所作所為。」
「會不會是臨時起意?」趙軍力還是有點不大相信。
「對於連環殺手來說,殺人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神聖儀式般的舉動,特別是拋棄屍體到荒郊野外,他們很難臨時起意給屍體蓋上遮蔽物,讓屍體免於暴露,這其中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
「會是什麼問題?」趙軍力心中一動,他似乎找到了通往真相的關鍵。
「我也搞不清楚,因為這兩個案子的細節,完全不符合一個連環殺手的心理成長過程和正常舉動。而且,案子的資訊還是太少了,要不然你給我講第三個案子吧,我看看能不能多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