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予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減灶之計”,心裡疑惑不定。
一天的時間,城外也挖了三道壕溝。
晚飯時間,城外的炊煙明顯比之前少了不少。
“這是怎麼一回事?難道……真的是後金的減灶之計?”
袁應泰緊張地說道。
明軍野戰能力不及後金,這是一大軟肋。
這導致戰爭的主動權,實際上一直握在後金的手裡。
楊承應道:“我這裡有上中下三策,上策繼續固守,就算是後金打下錦州。沒有遼陽作為依託,後金也必須退回來。”
“中策是派一支騎兵,趁夜偷襲後金的大帳,打敗後金就走。”
“下策就是把大軍拉出城外,看對方有什麼反應。”
這效法前人的上中下三策,聽起來似乎上策最穩妥。
但是遼東經略負責遼東的所有城池得失,真要是被努爾哈赤打到了錦州,那就等著蹲詔獄吧。
下策看似最急躁,其實是最好的辦法。
後金大軍經過長達一月的圍困,已經是強弩之末。
這時把兵馬拉出城,依託城牆上的火器,後金佔不到一丁點便宜。
更可以透過這樣的調動,探明後金的真實意圖。
中策看似最穩,問題也大。
萬一城外的是後金最精銳的巴牙喇護軍,那明軍去多了被牽制,去少了被衝散。
楊承應估計,以袁應泰的性格會選擇中策。
袁應泰果然選擇了它。
“誰領兵出城?”袁應泰問。
明軍諸將面面相覷,都不敢應聲。
壕溝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限制兵馬的機動性。
萬一大軍出城,被後金包圍,想逃就難了。
這時,楊承應出列。
“既然主意是我提出來的,就把這件事交給在下吧。我想就算不能打出敵人的意圖,也能挫他們的銳氣。”
“好,我調撥給你三千精兵,你帶領出城作戰。”
袁應泰也很大方。
“得令。”
楊承應接到軍令,隨即下去準備。
這時,羅三傑跟了上來。
“怎麼?你要跟我一起去送死?”楊承應調侃他。
“這話說的,我是純粹出於對你的關心。”
“你有什麼主意?”
“我覺得你還是別出城了,外面非常的危險。萬一你遇到不測,肯定要被後金五馬分屍。”
“放心吧,我出不了事。”
“真的?”
“騙你幹什麼。”
“呵呵,那我就等著聽你的喜訊。”
“沒問題。”
送別了“貓哭耗子假慈悲”的羅三傑,楊承應前往兵營整備,準備半夜偷襲後金。
根據楊承應的估計,後金大軍此時應該還沒有走遠,偷襲之後,訊息很快就會傳到軍中。
如果對方真打算用釣魚戰術,則自己立刻脫鉤回城。
如果是去攻打附近的邊堡,則自己或打或退,全都見機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