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般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學習,然後問十三,順著她的思路在做題目,我從沒有按照一個思維去解題。
尤其是數學,十三每次都有些自己的見解,正常我不會去推翻她的理解,而是告訴她,你的解法不錯。數學不是語文,它的解法有多種,就算有再多的過程,可正確答案只有一個。
語文則不同,答案雖是唯一,卻有多種答法,不同角度和深度,都是不一樣的。
聽著他們過來人討論學習方面的教育,我從幼兒園就開始焦慮過,沒錯,是焦慮。
最後我是怎麼去改變自己的,要從十三第一年大班說起。當時數學是求位數的分解,比如六可以分解成幾和幾。
放在成人的思維裡,就會不明白孩子們為什麼當下做的這道題,你講了她懂了,可只要把數字交換或者換一個數字,他們基本就不明白了。
當時為了給十三講分解,我是氣得火冒三丈,唾沫星子橫飛整個客廳。
最後怎麼也不通,我乾脆放棄了。因為看了太多家長因為教孩子作業,氣到醫院,手拍斷骨折,這些不是我想要的。
直到第二年,因為年齡不到,畢業了同樣不能上小學,我們只能讓十三繼續多讀一年的大班。
嘿!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作業本上的題目,每次回來自己都做好了。分解完全沒問題,試了各種偷樑換柱,都能夠變透過來。
我突然明白了,孩子的發育是有階段性的,她那個時間還沒有開智,意思就是那個階段,她的大腦組成部分,還不能完全接受這種輸入方式,所以得等,等時機成熟。
從那個時候,我就放棄教十三任何東西了,對於閱讀,從她在肚子裡開始,就開始給她每晚睡前讀故事,直到她出生到現在,家裡買了很多繪本。
十三的記憶力也不全是特別好,因為人的記憶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就像是開關一樣,只有開的那段時間,她是把心用上的,其他時間,就不要用力給她灌了,家長累,她也累,真的不必要。
佛系的家長真的臉上不易起褶子。
十三一直說她喜歡班上的一個小男生,我並沒有直接打斷她的這種思維,而是順著她的方向走。
最近班上參加田徑運動會,有的需要自主報名。十三可能多少遺傳了我的基因,那就是活動大都不喜歡參加。
我卻說了一句,“嘿,你喜歡的那個小男生參加了50米接力賽呢。”
十三從名單上找名字,看到了那個名字,她笑了起來,欣然踴躍報名了。然後我們繼續看,“呀,他還報了百米的喲,你報嗎?”
十三搖了搖頭。
繼續往後,她依舊不願意。
最後看到了排球比賽。她說:“能拍幾個,就是球被我拍得找不到了,不知跑哪去了。”
“哈哈,你拍球,居然球不見了。你笑死我了。哈哈……”我無情地吐槽她。
“那要不你還是報百米賽跑,畢竟那個小男生在。”這就是我的戰術了,我本以為她會妥協,但她堅持拒絕參加。
我算是小贏了一把,因為她不會因為喜歡,而去迎合他人,她有自知之明,懂得分辨自己的優劣。
別小看這些小事,它們才是真正能看明白孩子內心的。
所以,我們前期不應該關注她們的成果,而是應該關注她們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她們會怎樣做選擇。
孩子的喜歡,不要把它當做是羞於啟齒,或者是玩笑來調侃。而是認真對待孩子給你說的每一句話,不要急於否認和批判。
把孩子當成一個主體,不要當成你的附屬物,或者是你的替代品。
用一個陌生又熟悉的朋友視角去旁觀,孩子們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