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之長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貝殼的受歡迎程度都超乎了荊黎的想象。
昨晚的四人組也在10點左右殺過來了,見著這麼多的漂亮貝殼都有些呆滯。和荊黎打過招呼後就出去拍了十幾分鐘的照。
很多人對貝殼非常鍾愛,大海中的貝殼,是大自然賦予海洋的珍貴禮物。它們藏匿於沙灘的細沙之下,或隱匿於波濤洶湧的海浪之中,每一次被發現都是一次難得的邂逅。
貝殼的美麗令人驚歎,它們的形態各異,有的如扇貝般優雅,有的如螺旋般精緻。每一枚貝殼都擁有獨特的紋理和圖案,彷彿是大自然親手繪製的畫作。
它們的顏色斑斕多彩,從純白到深藍,從淡粉到翠綠,每一抹色彩都是大海的調色盤。
然而,大海中的貝殼並非易得之物。它們隱藏在海底的深處,或是被海浪衝刷到遙遠的沙灘。
尋找一枚美麗的貝殼需要耐心和機遇的垂青。當一枚貝殼被發現時,它的美麗和獨特性讓人心生敬畏,彷彿是大海賜予的一份禮物。
每一次與貝殼的相遇都是一次珍貴的經歷,讓人更加欣賞和珍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然而現如今海洋資源除了藤壺之流外全線匱乏,海邊好的貝殼也比較難找,荊黎記得小的時候在海邊還能經常撿到多彩的扇貝、較大的能吹的旋螺,還有那光滑圓潤,被古人當成錢幣的那種寶螺。
現如今能找到個帶點好點花紋的蛤蜊皮都費勁,有那個功夫都不如去菜市場買點海鮮吃,留下的貝殼都比撿到的好。
唯有在海邊的禮品店裡,能見到各色各樣的貝殼,顏色各異,大小不同。只是好的貝殼價格不菲,偏偏假貨還很多。造假一直是種很神奇的本領,只要利潤到位,總有些人才能把假的做的跟真的似的。
貝殼也是這樣,自然界的貝類螺類生存過程中弱肉強食,死後需要等待腐肉被吃光、爛掉,海水沖刷後才幹淨,這個過程中極其容易造成品相不好,能夠當禮品賣出的真實的貝殼需要去打撈、收集、運輸、後期打磨拋光等處理,也很容易損壞。
於是造假就應運而生了,因此在賣的有些大型的海螺是透過人工製造的,這些人造海螺可以達到比天然海螺更大的尺寸,且外觀看起來更加完美無瑕。
這種假貝殼海螺主要是使用樹脂和塑膠等材料製作而成。有專門的模具,這些仿製品在外觀上可能與真貝殼相似,但在質地和重量上通常會有所不同。
真貝殼具有石頭般的質地和感覺,而樹脂和塑膠的比重較輕,且可能缺乏真貝殼的層次感和光澤。
蜀地的小姐姐們都漂亮可人,熱情外向,有個女孩子叫小梅,看到了五顏六色的貝殼那是相當的開心,特別是對門口的兩個大海螺的真假很感興趣。
徑直走到荊黎的收銀臺那和他聊天。
“荊老闆,你能教我怎麼辨別海螺是真是假嗎?”小梅期待地看著荊黎。
荊黎微笑著先拿了杯果汁放到桌子另一邊,從架子拿了個海螺遞給她,示意小梅坐下來慢慢聊。
“當然可以,首先,你得看它們的外表。真的海螺通常不會那麼完美無缺,它們的顏色和形狀會有些自然的不均勻,而假的可能過於規整。”
小梅點點頭,認真地觀察著這隻海螺,試圖從中找出荊黎說的這些。
“接著,你摸一摸這海螺的重量和質地,真品感覺沉甸甸的,而且表面有自然的粗糙感。
如果是塑膠或者樹脂做的仿品,它們會輕很多,表面也會過分光滑。”
“再來,你可以看看價格,真品因為稀有和採集難度,價格一般不會太便宜。如果一個非常漂亮的大海螺只賣十幾塊錢,那很可能是假的。”
“原來如此!” 小梅恍然大悟,她現在有了初步的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