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咕嚕咕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捐錢捐物,聲稱這是為了祈求神靈的保佑,讓趙縣年年豐收、百姓安居樂業。百姓們雖然有些不情願,但出於對神靈的敬畏和對縣令的畏懼,還是紛紛解囊相助。
廟宇建成後,李縣令又故技重施,以廟宇的名義舉辦各種廟會、法會,每次活動都要百姓捐錢捐物作為香火錢。他還設立了名目繁多的神職,如“廟祝”、“香火管理員”等,這些職位都由他的親信擔任,他們利用職務之便,中飽私囊,貪汙公款。
然而,李縣令並不滿足於這些。他又想出了一個新名目——趙縣特產稅。他宣稱,為了推廣趙縣的特產,提高百姓的收入,他決定對所有的特產進行徵稅。這樣一來,無論是農民種植的莊稼,還是工匠製作的手工藝品,甚至是漁民捕撈的海鮮,都要繳納一定比例的特產稅。百姓們苦不堪言,但又無處申訴。
李縣令的巧立名目並沒有止步於此。他又以維護縣城治安為名,設立了“夜間巡邏隊”,每夜都在街上巡邏,抓捕所謂的“宵小之徒”。但實際上,這些巡邏隊成員都是他的親信,他們藉機敲詐勒索,無惡不作。
就這樣,李縣令憑藉著巧立名目的手段,在趙縣作威作福,搜刮民脂民膏。他的貪婪行為引起了百姓們的不滿和怨恨,但大家又都敢怒不敢言。
直到有一天,一個名叫張三的年輕人出現了。張三是一個聰明機智、正義感十足的青年。他看不慣李縣令的所作所為,決定站出來為百姓們討回公道。
張三首先聯合了一些有識之士,揭露了李縣令巧立名目、貪汙腐敗的行徑。他們透過寫狀子、貼傳單等方式,將李縣令的罪行公之於眾。百姓們看到這些揭露真相的文字,紛紛響應張三,要求李縣令下臺。
李縣令見勢不妙,想要動用武力鎮壓張三等人。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已經激起了民憤,士兵們都不願為他賣命。最終,李縣令在百姓們的聲討和抗議中被迫下臺,他的巧立名目之術也隨之破滅。
張三等人成功地為趙縣百姓討回了公道,他們的事蹟傳遍了整個王國。國王聽說了這件事後,對張三等人給予了嘉獎,並將趙縣交由他們管理。在張三等人的帶領下,趙縣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榮和和諧。
而“巧立名目”這個成語也在這個故事中流傳了下來,用來形容那些為了私利而故意設立各種名目、玩弄權術的行為。它提醒人們要警惕那些巧言令色、貪圖私利的人,同時也要敢於站出來揭露和抵制這些不正之風。只有這樣,社會才能更加公正、和諧,人們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