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雲間太華煙霞細 (第2/3頁)
洗長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體,也沒有靈識環繞。就如同普通人一般,任由寒風吹拂。走了一個多月,終於是到了求道路的,後世的江西瑞金。
姜瀾開始了他的求道之路,大雪時停時下,氣候嚴寒。路上見到驛站,便去驛站過夜。若是沒有驛站,就選擇農人家借宿。若是走到沒有人煙的地方,便以天為被地為床。
又是走的山間小路,又是在大雪中跋涉。第二天,姜瀾的鞋就徹底壞了,都沒法掛在腳面上,最後他就直接赤腳行走。
雖然沒有運轉真氣和靈識,但姜瀾修行至今,肉身早已蛻變,在道家記載中,乃是無漏之體,寒氣無法入侵,否則早像普通人一樣凍壞了。
第四日清晨,姜瀾屹立在韶山的一座高峰的山頂,望了望四周,樹幹光禿禿一片,都積上了冰凌,到處都是蕭索的寒冬慘景。
迎著北風,批著的蓑衣被吹得啪啪做響,姜瀾的心中毫無雜念,唯有一種孤寂感生來。
他想起來一首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在山頂上站了好一會,姜瀾才從山的另外一面走了下去,一步一步繼續向著西南方向前行。
又走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姜瀾走到了後世湘黔交界的地方,此時,大雪融化,寒冬過去,暖春來臨。
一路上,姜瀾走的都是山間小路,窮鄉僻壤。很少都碰見人和人交涉,一路的寂靜,沉默,和行走。
因此,姜瀾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一邊趕路,一邊在揣摩著諸般功法秘籍。有時還會情不自禁的邊打拳便趕路。一個多月的時間,有不少功法提升到圓滿層次,這效率比小院中潛修半年還要高得多。
雲貴一帶,多是山巒,姜瀾徒步行走,自然很慢。直到五月初,他才過了赤水,入了蜀地。
這幾個月,姜瀾櫛風沐雨,風餐露宿。身體非但沒有像普通人一樣垮掉,反而愈發強壯,五感也愈發敏銳,彷彿發生了蛻變。
有時候,姜瀾休息的時候,即便不引動靈識,也能清晰的察覺的自身的氣脈湧動,愈發的雄渾壯闊。
蜀地已經接近了高原,道路愈發險峻,常常都是盤山路。一條山路,在一條條起伏延綿的山嶺中蜿蜒,彷彿一條長不見首尾的巨龍。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姜瀾現在終是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在後世,他不是沒有來過蜀地。但是現在如何能和古代相比,這個時代的蜀地,真就沒有什麼像樣的路。
蜀地的山,大多都是高聳入雲,雲霧雨水都只在半山腰,再往上去,就是終年不花的積雪。
攀山越嶺,一路行來,姜瀾只感覺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好像一塊粗糙的璞玉,每一步的行走就彷彿一個打磨雕刻,驅除雜質的過程。
漸漸地,姜瀾忘記了塵世的喧囂,心靈放飛。就連一直壓在心頭的試煉目標也遺忘在角落,使他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
他的身體心靈漸漸顯露出了純真的質樸和明淨晶瑩的光輝,就如同道家記載,返璞歸真。
姜瀾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每天就是琢磨功法,順便趕路。他自己也徹底沉浸在這一個過程中,隨著琢磨的功法不同,他自身的氣質也一直在變化。
出了蜀地,過了藏地,最終是入了陝西。
在明朝,已經有了陝西省的稱為,後世大部分地名,在明朝時期已經開始沿用。
“雲間太華煙霞細……”
老遠,姜瀾就聽到了有人在哼一個小調,從琢磨功法中回神。
打眼望去,是一個揹著書簍的書生,似乎是要進京趕考,秋闈馬上就到了。
“小先生,敢問這是什麼地界?”
姜瀾招手,對著那書生喊了一聲。
那書生停下腳步,看著披著蓑衣的姜瀾,眼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