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5日,z國成功發射自己的第一艘載人太空飛船,太空人只有一人。
那年是一個多事之秋,說是航天史上的黑暗時光也不為過。
美國航天飛船爆炸解體,七名航天員遇難;俄羅斯飛船返回時,偏離落點400餘公里;巴西運載火箭在返航時爆炸,21人死亡。
人類為何要探索太空?
質疑這件事其實和問「三億多年前生命從海洋爬上陸地有什麼用?」有些類似,都是對生命最原始的探索慾望發出提問。
正如「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所說——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被束縛在搖籃裡。
從第一個踏上陸地的生物、到大航海時代的哥倫布、麥哲林,生命無時無刻不在意識到未知世界的廣闊。
世界的外延也在不斷擴大。
為此,人類可以不懼未知和艱險。
甚至不懼流血犧牲。
太空探索是孕育新技術和促進基礎科學研究的催化劑。
相比於將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投入直接應用於民生改善,太空探索對技術和民生的改變是顛覆性的。
各國都在不遺餘力發展經濟科技。
而人們也無時無刻不在關注最高科技的發展。
國家在航天事業方面的進步和成果激發了人們的自豪之情。
那之後,成為一名航天員成了無數中學生的夢想。
很多年後,趙舒蔓看到身邊的學生和年輕人的夢想變為成為明星或是網紅的時候,都會無比懷念那年。
那個時候,大家都還在想著如何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這樣純粹的事情。
第一次摸底考試之後,班主任陳金聚響應學校的號召,提議同學們在開學之初寫下自己夢想的大學和專業方向。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